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贵州麻江贫困村“抱团”脱贫记

2019-10-23 09:25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0月23日讯 新华社贵阳10月23日电 题:贵州麻江贫困村“抱团”脱贫记

新华社记者王丽、刘智强、李惊亚

漂泊在外十几年的“月光族”袁明华,如今终于告别多年的打工生涯,安稳地回到了家乡——贵州省麻江县杏山街道靛冲村。去年,在党委政府帮助下,贫困户袁明华回家乡流转土地种了25亩中药材和10亩蔬菜,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这几项产业就让他挣了3万多元。

靛冲村与相邻的青山村、小堡村,因地势偏远、交通不便,都曾是贵州省的深度贫困村。由于产业小、散、杂,土地撂荒严重,发展动力不足,这三个村一度是麻江县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实现连片深度贫困村脱贫“突围”?麻江县从“单兵作战”变为“握拳出击”。2017年9月,麻江县结合这三个村地域关系、人文资源、产业发展都相近的特点,创新组建联合党委,整合人、财、物等资源,实行弱村“抱团”脱贫。

抱团后,联合党委开按照“联产统一规划”的思路,先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杏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欧久华说,联合党委共整合三个村土地3870亩,通过以销定产、长短结合模式布局产业。

在他看来,成立联合党委既是凝心聚力,又是联动联产,从此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三村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爆发出“拳头之力”。

蓝莓、蔬菜、中药材、花卉、生态养殖……多项高效、规模化的产业在三个深度贫困村生根开花,解决了一直以来因土地零碎、各自为战,导致产业难聚集、难发展的困局。

靛冲村第一书记莫兴诚说,一个村种几十亩或几百亩,三个村加起来规模就大了。“只有量上来了,才能算得上是产业,也更有利于走向市场。”

袁明华参与的中药材种植便是搭乘了“统一规划、共同发力”的“顺风车”。联合党委与中药材公司签订协议,公司不但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还会保底收购。欧久华说,正是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才吸引一些企业前来,为发展订单农业创造了条件。

两年多来,一个个项目推进会议让三个村“互动”多了,情谊也更加深厚。你追我赶、携手并进的思想深入人心,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联合党委在品尝到“大抱团”的甜头后,还推出“十户一体”的“小抱团”发展模式,截至目前,组建联产业发展主体107个,联环境卫生主体136个,联社会治安主体57个,在三个村的覆盖率达100%。

截至2019年8月,三个村共发展产业13个,总投资558万元,帮助667户2624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也从联合党委成立前的24.05%降低至现在的2.72%。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袁明华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描绘出自己如今的心情。今年40岁的他,做起了产业,不再“穷叮当”,明年春节就要迎娶新娘,告别“光棍”生活,实现“脱贫脱单”双喜临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第26届杨凌农高会新建D馆惊艳亮相

2019-10-22 19:09阅读

张家堡街道联合社区党总支召开主题教育第一次专题讨论会暨街道领导讲党课

2019-10-22 11:44阅读

雁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杰深入漳浒寨街道调研指导工作

2019-10-21 17:55阅读

172条公交线路明天为"西马"让路 请提前安排好乘车准备

2019-10-19 08:35阅读

雁塔区政协主席史青深入基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调研

2019-10-18 08:55阅读

新城管委会办公室调研红色会客厅近期建设及运营工作

2019-10-16 18:22阅读

张家堡街道党工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2019-10-15 18: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