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年轻的第一书记带来新思路:昔日贫困村如今“身价”过亿

2019-10-21 18:51  中国新闻网

年轻的第一书记带来新思路:昔日贫困村如今“身价”过亿

西安兵马俑在线10月21日讯 高世龙带领村民在田里耕作 大北山村供图

中新网白山10月21日电 (柴家权)10月的吉林寒霜渐起,大北山村种植的特色经济作物到了收获的时节,驻村第一书记高世龙异常忙碌,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统计订单。2019年,该村的经济总产值预计能达到1.2亿元,这比2015年的425万元增长近30倍。

大北山村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小村落,大北山村的经济状况此前一直不甚良好。

高世龙告诉记者,在他刚驻村的时候,村内每户每年只有三四千元的结余。“那时候的村里全都是土路,没有水泥路,只要下雨就会泥泞不堪。”

除了硬件设施简陋,村民的疑虑更让高世龙背上了巨大的压力。大北山村村委会成员王友坦言,高书记刚来时大家确实有过担心,他才30岁出头,又没有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经验,怕他做不好。

村民晾晒自家的经济作物 大北山村供图

村民晾晒自家的经济作物 大北山村供图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高世龙先后组织召开村委会和贫困户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合作社打造特色产业,用实际行动带动村民致富。

高世龙了解到,2016年以前的大北山村几乎都在种植“三大样”:玉米、大豆和杂粮。“每家每户的地都不算多,在山地上又没法规模化种植,因此经济效益比较差。”

为了增加收入,高世龙积极推动村民改变种植结构,不断增加人参、天麻、贝母、木耳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为了解决技术方面的难题,我请了很多农业领域的专家来给村民们做培训,现在天麻、贝母等种植技术已经成了村里的‘致富秘方’。”高世龙说。

与此同时,他还带领村民开辟“大北山村田园经济体”,还建立了小型山野菜加工厂,村民种完地后就上山挖山野菜,加工厂负责统一回收。

酒香也怕巷子深,拥有了好的产品,销售就成了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世龙表示,农产品大多是非标产品,要想彻底打开销路就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

经过集体讨论,大北山村选定了“老农夫”这三个字作为品牌并注册下来,推动电商发展。高世龙表示,村集体要发展,人气很重要,要用产业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

通过不断整合相关农业资源,“老农夫”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我们要专注做好品牌影响力、做好标准化把控,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现在‘老农夫’旗下的产品已有近百种。”高世龙说。

目前,“老农夫”已开始集团化运作,大北山村村民占股80%,剩余20%则成为全村的集体资金。据介绍,村部旁的活动广场就是利用盈利资金修建的,村里每年冬天都会举行分红大会,如今每户年均收入已达6万元以上。

这个成绩并没有让高世龙感到满足。为了充分利用好电商这一重要的销售平台,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商运营知识,同时还从上海请来了专业的运营、美工和采购人员助力新一轮发展。

“我们一方面在卖自己村子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整合全县甚至更多的优质农货进行销售。现在合作的工厂已经完成了新产品线的改造,未来的产品会更契合电商特点。”高世龙说。(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门票、展馆、吃、逛、行,农高会最全逛会攻略来了!

2019-10-21 14:19阅读

全力加快文创产业发展||区委书记王浩调研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工作

2019-10-20 12:21阅读

2350个展位全景展示特色现代农业 逛农高会展馆注意时间表

2019-10-19 07:07阅读

召开李明远市长检查调研未央工作指示要求落实会议暨2019年未央铁腕治霾第十次例会

2019-10-17 19:56阅读

区城管执法局组织党员参观“柳青文学”、“长柞工委”纪念馆纪实

2019-10-16 15:41阅读

高标准,严管理,振兴城管紧抓渣土管理、街面管控工作不放松

2019-10-15 10:55阅读

陕西前九月实际利用外资较去年同期增93.40%

2019-10-14 08:3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