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探访青藏高原藏区牧民易地搬迁村:搬出大山 安居乐业

2019-09-07 11:31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7日讯 中新社青海兴海9月7日电 题:探访青藏高原藏区牧民易地搬迁村:搬出大山 安居乐业

作者 鲁丹阳

走进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仁青太家的新居,宽敞的房屋里面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客厅一角的柜子上摆满了孩子们的奖状。

“儿子和儿媳妇现在在外面打工呢,我们老两口来帮忙带孩子。”仁青太的父亲加吾说。

仁青太一家有五口人,夫妻俩外加三个未成年的孩子。2015年底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08元(人民币,下同),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曾经仁青太一家人生活的经济来源只有挖虫草赚的钱,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仁青太一家人享受到了产业发展、资产收益、易地搬迁、教育补助、生态管护员和短期技能培训等帮扶政策,2018年底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8495元。

令加吾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儿子一家没有花费一分钱,从曾经没水、没电、不通路的山上搬到了距离兴海县城只有1.7公里的80平方米新居,孙子孙女每年能享受到教育补助,儿子和儿媳妇还有了新工作。

“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产业发展难的问题,兴海县委、县政府投资了2.2亿元,建成了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居住在山上、生活条件较差的853户农牧户在2018年11月实现入住。”兴海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久先太说。

记者在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看到,村内不仅整齐划一地建设有住房,还建设了体育场、健身中心、商业区、停车位等配套基础设施。

42岁的牧民花么太搬入后,有了一份工作,“跟着同村的妇女们在村子里做环卫工人,每个月有1000元收入。”

花么太就是靠着每个月1200元的低保补助、每年4000元的禁牧补贴、打工收入以及发展产业供养了两个上学的女儿,“我利用政府给的每人6400元扶贫产业资金购买了5头奶牛,后期我又新购买了5头奶牛。”

花么太今年18岁的女儿卓玛刚刚考入一所广东省的高校,国家的各项助学补贴可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曾经有很多牧民为了孩子上学,举家在县城租房子住,生活负担很大。”兴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宗孝说,搬到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后,学生们上学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未来村内还会修建一所幼儿园。

记者从青海省扶贫开发局获悉,该省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已完成“十三五”搬迁总工程量的98%、危旧房改造完成总任务的95%,工作重心已从“搬得出”逐步转向“稳得住”。据调查,2018年,青海藏区六州搬迁贫困民众人均收入达到9311元。(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党员引领,群众助力,共筑慈善社区

2019-09-06 21:46阅读

临潼区召开生态红线评估校准工作专题会

2019-09-06 10:21阅读

省医保局调研阎良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价格政策执行情况

2019-09-05 16:25阅读

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9-09-03 18:45阅读

等驾坡街道召开提升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

2019-09-02 16:56阅读

第四届物联网产业发展与技术合作研讨会召开

2019-08-31 13:08阅读

未央区医保局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落实省市医保局4+7试点工作情况检查等三项任务

2019-08-29 19: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