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西汉七国之乱是哪七国 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时期

2015-06-12 10:27  兵马俑在线

西安兵马俑在线6月12日讯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朝和梁国联手平定,七大功臣为:汉朝方面周亚夫、窦婴、栾布、郦寄,梁国方面刘武、张羽、韩安国。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

西汉七国之乱是哪七国 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时期

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错开始与汉景帝谋划削藩。景帝二年(前155年), 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上疏《 削藩策》。不久,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 豫章郡、 会稽郡。诏令传到吴国,吴王刘濞立即谋杀了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联合串通好的 楚王 刘戊、 赵王 刘遂、 济南王 刘辟光、 淄川王 刘贤、 胶西王 刘昂、 胶东王 刘雄渠等六国的诸侯王公开反叛。刘濞征募了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众30余万人,又派人与 匈奴、 东越、 闽越贵族勾结,以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西向,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

在齐地,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 临淄,三月不下。 汉将 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胶西王回国后,其子 刘德建议袭击汉军,不成则逃到海上,胶西王不听。 到汉营请罪, 韩颓当斥责他阴谋叛乱,宣读诏书,胶西王自杀而死。 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被诛。

西汉七国之乱是哪七国 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个时期

在赵地, 郦寄领兵进攻赵国,赵王 刘遂坚守 邯郸,郦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吴楚兵败,也不肯入出兵相助。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会师,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

济北王刘志被胁迫参与叛乱,后坚守不发兵,所以赦而未杀。

齐王刘将闾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

叛乱从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开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国(除楚国外)被废除。七国之乱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标志着诸侯王势力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为 汉武帝以“ 推恩令”进一步解决 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县植保站开展玉米苗前化除专业化统防示范工作

2015-06-11 18:34阅读

碑林区医疗联合体工作全面启动

2015-06-11 11:00阅读

新城区郝东文副区长检查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环境保障工作

2015-06-10 15:04阅读

蓝田县食品药监局积极履行职责,全力保障高考期间食品安全

2015-06-09 14:03阅读

区城管执法局切实做好高中考期间环境秩序保障工作

2015-06-08 10:34阅读

北院门街道学习巷社区 第六届“邻里节‘百家宴’”活动隆重举办

2015-06-05 18:12阅读

临潼区卫生局召开卫生工作分析会

2015-06-04 16: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