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广东肇庆:扶贫项目弃“野味”成功绿色转型

2020-12-05 10:45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2月5日讯 新华社广州12月5日电(记者壮锦)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利水村,黎华区种香菇赚到了第一笔钱2000元。随后,他摘掉了“贫困帽”。而就在今年初,村干部还为他能否顺利脱贫捏了把汗。

今年3月,黎华区原先指望分红的村扶贫项目——水律蛇养殖场,为响应广东省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被彻底关闭。

利水村党支部书记梁锡初说,7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扶贫资金的支持下,2018年成立合作社建起了养蛇场。扶贫产业刚刚有了起色就要转型,到哪里找当年就能见效的项目呢?村里一时犯了难。

广东封开农村商业银行驻利水村的扶贫干部李湖平说:“难也要上!干起来就不难了。”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西北部的肇庆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8%,利水村四周青山葱茏,适合种植绿色高效农产品。扶贫工作队申请了21万元扶贫资金,把香菇菌种和技术员带回了利水村。

利水村贫困户的合作社转型为“封开县建利香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连干了13个小时,把养蛇场改建成了种菇场。”李湖平说。

5月,在新建成的500平方米种植场中,合作社培育的第一批1.7万条香菇菌棒上,冒出了小菇。50岁的黎华区在种植场里重新当起了小学生。一看到技术员有空,他就赶紧上前问这问那。干完种植场里的活儿,他就回去侍弄自己种的1000条菌棒。

11月,利水村的第一批香菇上市了。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在微信朋友圈宣传,发动亲戚朋友购买,还跑到在周边乡镇上门推销。

“合作社第一次就卖出5700多斤香菇,收入1.6万元,让所有贫困户脱贫我有信心了。”李湖平说。

黎华区不但分红有了保障,自己种的香菇卖得也不错,加上公益岗位村保洁员的收入,到今年11月,他家人均收入已达到1.23万元,达到了稳定脱贫标准。

今年以来,肇庆市安排资金320万元助推野生动物养殖农户转型,对20个野生动物养殖扶贫产业项目进行了依法处理,其中19个项目已成功转产,安排转移就业416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碑林区组织召开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推进会

2020-12-04 17:53阅读

蓝田县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包抓推进会

2020-12-03 12:17阅读

秦岭山区降雪路面结冰 国道210山区段禁止车辆通行

2020-12-02 08:34阅读

“中国(陕西)—东盟”海铁联运首航暨合作签约仪式在广西南宁举行

2020-11-29 19:04阅读

西安阎良:羊乳产业助农户发“羊”财

2020-11-26 16:25阅读

微聚集 | “西部第一区”激活发展动能:营商、宜居“双轨并行”

2020-11-24 10:56阅读

陕西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 年底前搬迁人口全部脱贫

2020-11-21 08:2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