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农家女成了扶贫“领头雁”

2020-08-07 07:46  工人日报

西安兵马俑在线8月7日讯 办扶贫车间、创培训公司、搭残疾人就业平台

【追梦·我的奋斗】农家女成了扶贫“领头雁”

盛夏时节,在云南怒江州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永兴社区,车间内一片热火朝天。“不错,手工精细,操纵娴熟。”公司经理李青艳正在逐个观察新员工的操作技术,且不停夸赞他们手艺好。

8月2日,记者走进百川民族文化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永兴社区扶贫车间,缝纫机运转时“哒哒哒”的声音不绝于耳。开口袋、订徽章、缝侧缝、上拉链……十余道工序依次进行,一叠叠运动服经由一双双手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这些员工都是来自永兴社区的建档立卡群众。

自今年5月开工以来,扶贫车间已吸纳119名建档立卡群众就业。李青艳告诉记者,扶贫车间的订单主要来自兰坪县及周边,员工按件计薪,每月平均收入近3000元,最多能挣4000多元。同时,公司注重授人以渔的理念,在工作实践中,让员工学习到了缝纫、绣花、裁剪、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怒江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今年41岁的李青艳就出生在怒江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我是地道的白族农家女,算是能吃苦,但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但纵使前面困难再多,我也会坚持走下去,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谈及创业初衷和经历,李青艳感慨万分。

在经历过自己在城里找工作的波折和艰辛后,李青艳决定自己办一个培训公司,帮助更多的人就业。定项目、筹资金、寻找合作伙伴,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划,2000年,李青艳成功开办了兰坪县三江科贸服务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她结合当地实际,注册了“兰坪县三江人力资源市场”和“兰坪县三江职业培训学校”,建立餐饮服务、种植养殖业、挖机等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尽力满足当地群众创业就业的培训需求。

“没学历没技术,找一份好的工作真不容易。前年,我参加了三江职业学校的烹饪培训,李经理还推荐我到昆明一家餐厅里做厨师,每月收入6000多元,日子过得还不错。” 兰坪县营盘镇恩罗村村民和彦忠激动地说。

在积极发展企业的同时,李青艳还把目光聚焦到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上。她经过反复琢磨后,在4年前克服重重困难开办了兰坪百川民族文化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优先聘用残疾人,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稳定就业的平台。

家住啦井镇高寒山区的蒋花告诉记者,她因右脚残疾,无法从事重力劳动,生活过得十分艰苦。2017年,她来到百川服饰公司工作,每个月最少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公司不仅包吃包住,还为她买了保险,上班时间固定,节假日还能休息,自己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我只是帮他们找个活儿干,让他们能自力更生,通过劳动致富。”李青艳介绍,公司里像蒋花一样的残疾人员工有38人,他们个个身残志坚,从不马虎。下一步,她将努力扩大生产规模,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就业。

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李青艳和她的公司也在茁壮成长,连续5年荣获“云南省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等称号。2015年,公司荣获云南省政府颁发的第六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企业;2016年,荣获“中国工人先锋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云南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记者 黄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高陵区医疗保障局召开提升公众满意度增强群众幸福感工作推进会

2020-08-06 16:15阅读

凝聚红雁力量 共建文明城市

2020-08-05 19:55阅读

网格发现 我有所行 条块联动 共践文明——小寨路街道红专南路社区党委召开创文工作协调会

2020-08-04 17:55阅读

大雁塔街道集中开展“我文明 我行动 我为全运添光彩”志愿服务活动

2020-08-03 08:56阅读

陕西省收入分配领域工作有了重点安排 增加一线劳动者报酬

2020-07-31 09:21阅读

结对共建创文明 健康生活进社区

2020-07-29 12:56阅读

秦陵街办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当前重点工作

2020-07-27 20: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