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今年“暴力梅”时间长雨量多 未来十天华北黄淮等地有较强降雨

2020-08-04 17:10  中国天气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8月4日讯 今年梅雨被网友称之为“暴力梅”,“暴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强度如何?出梅时间是否较常年偏晚?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对此作出了解答。

今年“暴力梅”降水量明显偏多 未来十天华北黄淮等地有较强降雨过程

发布会现场图。

据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国家气候中心对梅雨区的最新监测显示,2020年汛期中国各梅雨区具有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梅雨期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多的特征。

今年江南区于6月1日入梅,较常年6月8日偏早7天,7月11日出梅,较常年偏晚3天,梅雨期长度为40天,较常年30天偏长10天。江南区梅雨期平均总雨量达到615.6毫米,较常年偏多68.5%。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6月9日入梅,较常年偏早5天,7月31日出梅,较常年偏晚18天,梅雨区平均雨量753.9毫米,较常年偏多168.3%,显著超过1996年(695.7毫米)、1998年(572.4毫米)和2016年(584.3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

江淮区于6月10日入梅,较常年6月21日偏早11天,8月2日出梅,较常年偏晚18天,梅雨区平均雨量为659.0毫米,较常年偏多149.2%,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

贾小龙解释,今年梅雨持续如此长时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持续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5月底北跳到北纬18°以北,造成江南地区入梅较常年偏早,6月9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跳到北纬20°以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先后入梅,造成大范围强降水。7月11日随着副高北抬,江南梅雨结束,但雨带稳定维持于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降水过程仍频繁。7月中下旬,西太副高仍持续偏南,在北纬21°至26°之间南北摆动特征明显,长江中下游和江淮梅雨区仍有降水过程。

预计未来十天(8月5日至14日),我国主要降雨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黄淮、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及西藏东南部和浙江东部,累计降雨量一般有50~80毫米,其中华北南部、黄淮东部、华南中南部、四川盆地西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20~200毫米,局地可达250~35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雁塔区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现场招聘会

2020-08-04 10:56阅读

长安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娴带队实地检查秦岭峪口峪道综合治理工作。

2020-08-03 12:38阅读

1岁女童突发疾病昏迷 延安街头交警市民上演爱心接力

2020-08-01 09:15阅读

牵头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检查大型超市行动

2020-07-30 13:26阅读

聚焦追赶超越新要求 提升星级服务抓落实

2020-07-28 19:20阅读

多举措 优服务 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

2020-07-27 10:20阅读

临潼区市场监管局常态化开展“迎十四运”农贸市场督导检查工作

2020-07-24 14: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