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成功钻取百米湖芯

2020-07-22 08:38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7月22日讯 7月21日,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套管稳定系统钻取湖芯。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新华社拉萨7月21日电(记者田金文)21日15时,中科院“丝路环境”先导专项和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团队利用搭建好的水上钻探平台,在西藏纳木错中心湖区水深95米的地方成功钻取长100.63米的湖芯,总取芯率达到98%。这是我国首次在西藏高原高海拔深水大湖获取超过100米长的湖芯,实现了在深水湖泊采样方面的突破。

湖芯是指湖泊沉积物,是从气体或水体中自然沉降到湖底并堆积起来的物质,其中的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地处青藏高原腹心地带的纳木错湖面海拔4730米,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包括长江、怒江、色林错、纳木错在内的“两江两湖”区域重要的科考基地。

7月21日,科研人员在对湖芯样本进行编号记录。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站站长王君波说:“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我们以纳木错、色林错等深水大湖为基础,开展湖泊调查和相关研究,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湖泊现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介绍,此次钻取湖芯是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全依靠自主设计的采样平台、套管稳定系统和钻探系统取得的,对我国湖泊钻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专家预计,获取的湖芯样本可以分析过去15万年以来青藏高原中部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

这是纳木错中心湖区的水上钻探平台(7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摄

在过去15年观测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联合德国、英国和美国等7个国家的12位科学家共同申请的纳木错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项目于2020年6月获批,该项目计划在纳木错钻取5个点位共计2250米长的沉积物,用于研究过去一百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状况。此次成功钻取100米以上的湖芯,不但提高我国湖泊钻探及研究水平,也将对ICDP钻探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雁塔区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圆满完成

2020-07-21 18:55阅读

小金街办小金村党员活动纪实

2020-07-20 21:20阅读

陕西省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治理严查四领域涉企乱收费

2020-07-19 10:06阅读

代王街办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2020-07-16 20:20阅读

碑林区特色街区和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走访长安国际新入驻世界500强企业ABB(中国)西安分公司

2020-07-15 08:50阅读

周至县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度汛安全

2020-07-12 20:10阅读

再动员、再部署、再要求!资源规划雁塔分局召开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

2020-07-10 09: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