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告别“毛票数到睡着”的日子——从中央厨房模式看“国民小吃”谋变

2020-05-25 09:46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5月25日讯 新华社福州5月25日电 题:告别“毛票数到睡着”的日子——从中央厨房模式看“国民小吃”谋变

新华社记者项开来、林超

曾经,开沙县小吃店,就意味着“起早贪黑”的生活,这让不少新生代沙县人望而生畏。然而,记者近日走访福建省沙县小吃产业园时发现,随着近两年来中央厨房模式的推广应用,沙县小吃“高强度、薄利润”的经营模式正悄然发生变化。

洗菜、和面、包馅、速冻……在沙县小吃产业园的新沙一品公司里,通过一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各类食材快速“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柳叶蒸饺。“一天能生产10吨饺子,只需要16个工人操作,过去手工包这么多饺子要200人。”新沙一品公司行政负责人郎志铭说。

开一家沙县小吃店有多辛苦?曾做了5年沙县小吃的姑娘罗海音回忆,作为沙县小吃的代表产品,一个柳叶蒸饺两面要捏14个褶,最多时她一天要包14个小时近百斤面,“最后实在太困了,边包边打瞌睡。”

1元进店,2元吃饱。20世纪90年代,沙县小吃以薄利多销起家,大部分业主每天凌晨一两点才休息,清晨五六点就起床,包饺子、炒菜、捞面、炖罐、洗碗、送餐样样自己做,忙到深夜结账时,要数近千张毛票,“经常数毛票数到睡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沙县人凭借这种吃苦劲儿,把6万多家小吃门店开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创造了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国民小吃”品牌。

“乡亲们富了,但不少人身体也累垮了,有的甚至倒在了灶台上。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再受这种苦。”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说。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年来,沙县加快推广以标准化、连锁化为重点的小吃产业改革,目前在全国已布局近3000家加盟连锁店。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按照中央厨房模式,组织小吃原辅材料的统一生产与配送,诸如蒸饺、花生酱等半成品,每天源源不断地从沙县送往全国门店。

“原来小吃业主每天一睁眼,就要花数小时买菜、加工、备料,占用了大量精力。如今已经有约50%的产品可以使用半成品加工,能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操作时间。”张鑫说。

除了统一配送外,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沙县小吃,开始向统一管理、统一装修、统一产品的现代经营模式迈进,不仅确保了品质稳定和食品安全,也将逐步改变人们对沙县小吃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

“转型后的标准化门店,不仅干净整洁,还有空调、电视、WiFi,用餐环境和体验都大大提升。业主劳动强度更小了,但客流量、营业额反而大幅提升。”沙县小吃集团福州子公司负责人吴永强高兴地说。

“要让老百姓多赚钱,也要保护他们的健康,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是沙县小吃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由之路。”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原辅材料配送上门,经营门店比父辈们轻松了不少,更多年轻人愿意传承沙县小吃生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关注陕西省今年高考 体育类专业课统考今起开考

2020-05-24 10:06阅读

多措并举促消费 全力以赴稳增长——西安首条数字化饿了么口碑街落地莲湖啦!

2020-05-22 18:46阅读

周至县二曲街道召开2020年民兵整组点验大会

2020-05-21 12:33阅读

区司法局与区妇联共同成立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2020-05-19 15:46阅读

全国热门博物馆榜单出炉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荣登榜首

2020-05-16 09:15阅读

未按时间扔垃圾照片被晒业主群 律师:保姆有错但晒照侵犯个人隐私

2020-05-15 09:15阅读

鄠邑区人社局提前完成农民工实名制数据核查工作

2020-05-13 15: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