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人工智能+优化测序机器学习能鉴别早期肺癌患者

2020-03-27 08:27  科技日报

西安兵马俑在线3月27日讯 英国《自然》杂志26日发表一项医学与人工智能(AI)研究,科学家报告一种机器学习方法能鉴别出早期肺癌患者。这一方法利用人工智能与优化的测序方法,可以检测血样中的肿瘤源性DNA(即液体活检),未来将有助于增加高危人群的筛查率。

现阶段,一般推荐高危群体做CT扫描进行肺癌筛查,这种模式已被证明能减少肺癌相关死亡。不过,由于费用高、筛查项目少以及对假阳性的担忧,这种筛查的使用度并不高。统计数字显示,美国只有约5%符合条件的个体会去做这种筛查。

而血液检测是另一种颇受欢迎的癌症检测方法。不过,大部分液体活检研究主要监测的仍是晚期患者,因为他们可能比早期患者拥有更高水平的肿瘤相关DNA标记。

鉴于此,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西米兰·戴恩教授及其同事优化了一种现有的评估循环肿瘤DNA(ctDNA)的测序方法。他们改善了DNA的提取,鉴定出有望作为有效疾病标记的变化。研究团队用该方法表明,尽管ctDNA在早期肺癌患者体内水平很低,却是一个很有力的预后指标。他们随后用这些数据,对一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改进,将其用来预测血样中存在的肺癌源性DNA。

实验显示,在由104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56例匹配对照组成的初期样本中,这种人工智能方法可以区分早期肺癌患者与风险匹配的对照;在另一个由46例病例和48例对照组成的独立验证队列中,研究人员确认了以上结果。

基于血液样本的液体活检的出现,曾被认为标志着人类在攻克肿瘤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目前临床研究中,液体活检技术主要包括血液中游离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循环肿瘤DNA检测、外泌体及循环RNA检测等。近年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过去几年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此领域蓬勃发展的原因。

总编辑圈点

机器的精准度远在人类之上,如果我们想要继续在医疗和医药方面有长足进步,就必须借助机器。而AI,既拥有冰冷的精度又自带学习的“头脑”,是少数能够为患者提供精确诊断的工具。现在,伴随着人类自身生物医学知识的进步,这一诊断已经越来越稳定。其实,AI早已切实地走进你我身边实施医疗帮助——譬如在这次疫情中,据我国不完全统计,现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抗疫一线以及全国数百家医院,为数十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服务,帮助医生有效提升了新冠肺炎的排查效率和诊断准确率。(记者张梦然)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县投资合作服务中心到重点板块宣传秦保政策 强化招商服务

2020-03-26 19:09阅读

记者探访返陕医疗队员的休整生活

2020-03-26 08:22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主动问需百跃羊乳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活动

2020-03-24 18:28阅读

三项举措帮扶引导新世纪购物广场和胜利综合市场复工复产

2020-03-23 10:36阅读

市双拥办来临检查考评双拥模范创建工作

2020-03-19 18:20阅读

区长卢光文带队督查南院门街道复工复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2020-03-18 12:50阅读

以民为本 精准施策 电子城街道四项措施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2020-03-16 17:5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