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专访中医专家刘力红:战“疫”——如何饮食才恰当?

2020-01-28 22:33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月28日讯 (抗击新型肺炎)专访中医专家刘力红:战“疫”——如何饮食才恰当?

中新网南宁1月28日电(记者 周群)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众普遍共识是提高自身免疫力,适当增加营养是重要一环。但是如何饮食才是恰当的?著名中医、原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北京同有三和中医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刘力红28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建议:罹患新型肺炎的患者及疑似患者、乃至身处疫区有身体不适食欲下降的人群宜“禁生冷、粘滑、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饮食不但总量上要相对减少,即所谓“损谷”,而且一定要摄入易于消化的东西。

刘力红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病症,其专著《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在中医学界享有盛誉。

“近日看到有西医同仁在媒体上发表饮食建议,一是建议多喝鸡汤,一是建议多吃鸡蛋(每日四个),从主观愿望来看,无疑是为了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若在平时,这应该是可取的。但在病时,尤其面对此次的新型肺炎,就要另当别论了。”刘力红说。

刘力红分析指出,饮食于身体而言,并非能够直接营养机体,它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身体的所需。所以,在饮食与营养之间,决定其效价的关键是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中医来看就是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饮食的摄入一定要根据脾胃的运化状态,运化状态好,摄入的东西多能转化成身体的所需,若运化状态不好,这个消化吸收就会大打折扣。”

饮食的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就是摄入的食物一定不能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如果超过了这个能力,脾胃超负荷运行,不但食入的东西得不到正常吸收转化,从而无从营养机体,脾胃亦会因为超载而受到损伤。

《内经》有“食饮有节”的戒示,民间更有“未饱先放筷”之说。“食饮有节,不但是平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更是病时要遵循的原则。”刘力红说。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的重要著述,通常流行的397条版本的煞尾之条这样说道:“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刘力红说,损谷,就是减少食量,因为此时的脾胃气尚弱,达不到正常的消化能力,因而必须减少摄入。“病新差”,也就是病刚刚好,病好了尚且要注意饮食,要损谷,更何况病时呢?

从此次流行的新型肺炎来看,普遍有食欲差,饮食减少,甚至恶心、呕吐,而从中医的观察,典型病例大都舌苔厚腻,这其实已经反映出脾胃严重受困,运化能力严重下降。对此,刘力红建议:此时的饮食唯有量脾胃之力而行,不但总量上要相对减少,即所谓“损谷”,而且一定要摄入易于消化的东西。

“我们非常希望身处武汉的人们,以及有可能接触过传染源的人们,不必恐慌,除了正常的必要的防护外,更重要的是要呵护好正气。”

如何呵护好正气?刘力红给出四条建议:

穿好衣服,防寒保暖,是极其重要的防护。按照《素问·咳论》的观点“此皆聚于胃,而关于肺。”造成肺系的问题,往往都是内外合邪,外者多半有受风受寒的诱因,为什么新型肺炎发于冬季?这便与受寒有关。

饮食有节,尽量不吃生冷的东西,油腻的东西,尤其不宜过饱!饮水方面,单次的饮量不宜多,按照《伤寒论》的原则,应该“少少与饮之”,就是每次只喝一点点,这样既保持了口腔咽喉的湿润,又防患了过饮伤胃。

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这一点尤其重要。

此外,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这更是上等的防护。(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鄠邑人 致全区广大市民的一封信

2020-01-28 18:13阅读

最新!空军医疗队接管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4名极危重患者已好转

2020-01-28 09:13阅读

谭家街道纪工委书记宋航航、武装部部长朱楠带队治污减霾办到水晶卡芭拉社区开展疫情检查工作

2020-01-27 10:41阅读

陕西省疾控中心致从湖北返(抵)陕者的一封信

2020-01-24 13:16阅读

迅速行动 精心部署 北院门街道扎实落实市区“迎十四运 城市管理”专题会精神

2020-01-22 19:45阅读

空铁联运旅客服务中心启用 转机旅客可在北客站提前托运行李

2020-01-21 10:24阅读

阎良区市场监管局春节期间特殊食品消费温馨提示

2020-01-19 14: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