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中欧班列与中国年里的“洋味道”

2020-01-16 20:11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月16日讯 (新春见闻)中欧班列与中国年里的“洋味道”

中新社西安1月16日电 题:中欧班列与中国年里的“洋味道”

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中欧班列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海外的商品越来越多了,而价格却比原来更便宜了。”西安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东萌表示。

1月16日,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车站始发,满载着面粉、食用油等年货的X9020次中欧班列,经过9天的长途跋涉,顺利抵达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这是今年以来西安到达的第40趟中欧班列,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丰富的“洋年货”。

春节临近,为方便民众购买中欧班列带回的“洋年货”,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筑车站举办了首届中欧班列网上年货节。来自欧洲、中亚等地40多个国家的生活用品、家居用品、保健品、酒水饮料、母婴用品、生鲜等13类5000余种年货,以及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200余个知名庄园的1000余种红酒,共同为当地民众的春节餐桌增添了“洋味道”。

刘东萌表示,通过中欧班列,企业把技术、设备、工艺输出到国外,把许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带回中国,让中国的消费者受益,也使企业的品牌价值、产量与收入都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互利共赢。

作为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元素”,年货的变迁也记载了时代的发展。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三样”鱼、肉、蛋,到八十年代的糖果、零食、烟酒,再到九十年代的冰箱和彩电。如今,“洋年货”的出现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添加了不少异国风味。

西安骆驼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明燕告诉中新社记者,她最大的感受是近几年进出口商品交易愈发频繁,品类也更为丰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企业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促使国际间交流不断加深,“洋年货”也不再是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新事物”。

据统计,自2013年11月28日以来,西安已先后开通至中亚五国、德国、波兰、匈牙利、芬兰、俄罗斯等13条国际班列线路,基本实现中亚及欧洲地区主要货源地的全覆盖。

“在儿时,像比利时巧克力这种进口食品还比较稀罕,每次家人买回来,大家总会抢着吃。”西安市民王艺称,如今澳大利亚绵羊油、德国啤酒、法国橄榄油等“洋年货”在家中已司空见惯,和本地买的瓜子花生一同成为走亲戚时的新年礼物。

“饺子是中国北方家庭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用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包的饺子,别有一番风味。”刘东萌笑言。(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墨香四溢迎新春 “书书福福”过大年—长安路CBD管委会开展碑林名家送福进万家春联义写活动

2020-01-16 15:51阅读

碑林区召开司法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会

2020-01-15 18:50阅读

太乙宫街道实现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2020-01-14 18:30阅读

写着“消防通道”却安装隔离桩

2020-01-12 10:12阅读

《西安晚报》:电子城为辖区城中村配置电动消防车

2020-01-10 09:56阅读

市局副局长李剑博到监管大队检查指导律师会见工作

2020-01-08 18:50阅读

市市场监管局价竞处到临潼督导检查规范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工作

2020-01-06 1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