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长春警方实现虚拟解剖 无损检测推动医学发展

2020-01-13 18:52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月13日讯 中新网长春1月13日电 (柴家权)通过采用影像学及数字化技术对尸体进行无损检测,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人体信息,甚至能够获得常规解剖难以获得的数据,这就是在长春建成的中国公安机关首家拥有CT、核磁设备的虚拟解剖联合实验中心能够发挥的价值。

张林庆查看解剖数据 张瑶 摄

张林庆查看解剖数据 张瑶 摄

1月13日,记者走进虚拟解剖联合实验中心了解到,这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将对医学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该虚拟解剖联合实验中心位于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虚拟解剖联合实验中心内,可以看到两台对向摆放的医学仪器,技术人员坐在电脑前操控仪器即可对尸体进行虚拟解剖,通过相关影像图片分析各类创伤,从而达到对尸体进行无损检测的效果。

长春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张林庆介绍,虚拟解剖将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引进法医学尸体检验中,从而开创了一种非侵入性和无创的解剖方式,为法医学检验实践提供了直观有力的证据。

据了解,相对于传统的尸体解剖,虚拟解剖可保持尸体完整性,永久保存尸体三维记录,对于常规解剖难以获得的数据,如全身骨骼图像及体内气体分布有重要的价值。

张林庆介绍,虚拟解剖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骨折、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等情况,颅脑损伤、枪弹创、高坠伤、机械性窒息等复杂案例都可以采用虚拟解剖的方法获得相关数据。

吉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陈志明表示,虚拟解剖对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作用。“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临床见不到的死亡案例,通过收集数据,促进影像医学的发展。”(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地铁1号线三期设车站7座含换乘站4座

2020-01-13 13:14阅读

节前将有铁路客流高峰 新增临时列车28对

2020-01-12 08:11阅读

阎良区铁腕治霾办、生态环境阎良分局负责人苏英万带队检查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工作

2020-01-10 12:25阅读

市局副局长李剑博到监管大队检查指导律师会见工作

2020-01-08 18:50阅读

2019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 陕西6教师1校长获奖

2020-01-07 09:16阅读

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2020-01-04 12:09阅读

新政策!陕西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2020-01-02 09: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