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春节前的面塑手艺人:指尖上的忙碌

2020-01-12 12:12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月12日讯 (新春见闻)春节前的面塑手艺人:指尖上的忙碌

中新网太原1月12日电 题:春节前的面塑手艺人:指尖上的忙碌

作者杨佩佩

临近春节,山西各地的面塑手艺人都异常繁忙,找他们定制春节面塑作品的民众一拨接一拨。在面塑手艺人看来,迎接春节最好的方式就来自于他们的指尖,过春节不做面塑,就没有中国“年味儿”。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花馍”等,是流行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以双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民众都会捏制面塑。

近日,山西浮山面塑艺术传承人卫兴安刚完成为2020黄河流域九省(区)春节联欢晚会设计定制的面塑作品。在卫兴安家中的一处角落,三层花馍顶端那只色彩艳丽的蓝孔雀让人惊叹不已,每片羽毛上的纹路都看得很清楚。

“这件面塑作品就是为联欢晚会设计的,主要是山西传统花馍。”卫兴安介绍,花馍设计为三层代表步步高升,顶端开着屏的蓝孔雀寓意喜迎宾朋、共度佳节。同时,也借此欢迎全国各地的民众来山西旅游。

在卫兴安家中的一处角落,三层花馍顶端那只色彩艳丽的蓝孔雀让人惊叹不已,每片羽毛上的纹路都看得很清楚。 杨佩佩 摄

在卫兴安家中的一处角落,三层花馍顶端那只色彩艳丽的蓝孔雀让人惊叹不已,每片羽毛上的纹路都看得很清楚。 杨佩佩 摄

卫兴安所在的浮山家家户户都会做面塑,12岁的他就已经开始跟着祖母和母亲学习。20岁时,学习厨师的卫兴安开始专业从事食品雕刻和面塑。“小时候,家里做的都是传统面塑。经过十几年的学习,我在传统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创新,题材更加多样化,颜色也更加艳丽多彩。”

“临近春节,定制关公、财神爷、福禄寿等面塑作品的民众还挺多。2020年是鼠年,也有很多民众定制老鼠。”卫兴安说罢,拿出几块提前做好的彩色面团,经过指尖的捏、搓、揉、压、点、切、刻、划等,顷刻之间,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鼠就制作完成了。

现年70岁的山西代县面塑艺术传承人张桂英,从16岁开始学习面塑技艺,是该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为面塑技艺的传承已坚守了50多年。临近春节的她每天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每年这个时候找我定制面塑的很多,最近,我要忙着‘非遗进社区’的活动,实在是做不过来,大部分订单都退了。”

山西浮山面塑艺术传承人卫兴安正在做面塑。 杨佩佩 摄

山西浮山面塑艺术传承人卫兴安正在做面塑。 杨佩佩 摄

“找我定制的面塑作品多用来祭祀供奉,‘枣山’‘元宝馍’‘莲花馍’……”张桂英介绍,春节期间制作的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

山西春节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既有几何直线形式,又有饱含秦汉遗风的适合纹样,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构成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张桂英介绍,过年捏花馍这一民俗很重要,在晋北地区己传承2500余年。近年来,面塑手艺越来越受民众喜爱,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她也在不断地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喜欢面塑艺术。(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集中开展春节市场计量秩序专项监督检查

2020-01-11 09:16阅读

阎良区铁腕治霾办、生态环境阎良分局负责人苏英万带队检查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工作

2020-01-10 12:25阅读

长安区居二社区组织书法家义写春联活动

2020-01-09 11:32阅读

莲湖区2020年第一次“重点项目建设”暨“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会召开

2020-01-07 18:46阅读

异乡旅游寻“年味儿”流行 陕西成国内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强

2020-01-05 10:12阅读

长安路街道召开浙江汇邦置业有限公司违法销售草场坡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商品房协调推进会

2020-01-02 23:51阅读

2020年陕西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启动 提升“四力”讲述百姓故事

2019-12-31 18: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