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记浙江援川教师:愿发“海螺之光” 点亮大山希望

2019-12-31 21:20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2月31日讯 中新网湖州12月31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张茜)浙江湖州德清县和四川凉山木里县,隔着千山万水,相距2500多公里。如今,两地却因为一场支教,而紧密“绑”在了一起。

德清一中教师杨艳,正是这场支教的“主角”之一。2019年8月30日凌晨,她告别了还在被窝中熟睡的2个孩子,怀着激动又不舍的心情,踏上了为期一年半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高中部支教征程。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一路颠簸前行,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终于在当天晚上20时左右到达了木里县城。经过简单休整后,第二天杨艳便和一起支教的老师们来到木里中学报到。

援川教师愿发“海螺之光”。受访者提供

援川教师愿发“海螺之光”。受访者提供

“山区缺乏教师,学校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教4个班级的政治,每周13节课外加4天晚自修,每周一次半天集中教研。”杨艳说,相比于在德清教学,在外支教的任务是繁重的,但她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完成这次挑战。

当地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加上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等因素,对一些新名词闻所未闻,听起课来有些吃力,有时杨艳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要分两节课来完成。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杨艳尝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效率,比如通过设计预习单、小组讨论完成“问题生成单”,再根据学生现有基础,完成二次备课;还有通过课后检测,及时讲解巩固等。

援川教师点亮大山深处希望。受访者提供

援川教师点亮大山深处希望。受访者提供

木里县海拔高、紫外线强、早晚温差大,这让常年在江南水乡生活的杨艳不太适应。因为水土不服,有一天晚上杨艳胃病发作,第二天坚持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就趴在桌上起不来了。

“当时一群学生就围在我身边,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久久不愿离开。”杨艳回忆,正是这样感人的场景,让她更加坚定了不做逃兵的信念。

木里县城对面的半山腰上,有处亮化景观——“海螺”。当地老师告诉杨艳,“海螺”是他们最为敬奉的幸运物,在寂静的夜里,“海螺”如一盏明灯,照亮木里人的前程、点亮木里人的希望。

“看着‘海螺’,我就会想起来木里支教的初心,这是一场跨过万水千山的相会,我要在这一年半时间里,发挥德清教育优势,尽自己所能发出‘海螺之光’,点亮大山深处学生的希望。”杨艳说。(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临潼区明确重点任务分工 深化“心连心大走访·暖心暖冬”行动落实

2019-12-31 17:21阅读

碑林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进商超”活动

2019-12-30 18:51阅读

如何破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难点和痛点

2019-12-29 09:08阅读

榆林毁林建光伏电站追踪:还有哪些疑团有待破解?

2019-12-26 22:14阅读

等驾坡街道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东等项目历史遗留问题

2019-12-25 12:55阅读

铁路局社区“冬至百家宴 花样包饺子”活动

2019-12-23 20:51阅读

迎接十四运 打响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攻坚战——电子城街道办事处召开“迎十四运”社区环境卫生治理专题会

2019-12-20 17: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