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封湖育鱼18年 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超1.4亿尾

2019-12-24 15:33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2月24日讯 中新社西宁12月24日电 (记者 罗云鹏)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24日披露,自2002年青海湖封湖育鱼至今的18年间,已有1.4062亿尾青海湖裸鲤鱼种,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回归青海湖,实现裸鲤资源恢复和流域内生态环境稳定。

图为即将放流的鱼苗。中新社记者 李隽 摄

资料图:即将放流的裸鲤鱼苗。中新社记者 李隽 摄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为高原土著鱼类,也是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2004年青海湖裸鲤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名单中。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介绍,业界将增殖放流视为能够快速补充生物群体数量、恢复物种种群结构、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增殖放流对于防止物种灭绝,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中,亲本采集、人工授精需在青海湖周边多条淡水河道中完成,而在青海湖周边增殖放流站人工孵化后的水花鱼苗会被转运至西宁淡水人工池塘进行1年左右的培育,待来年6月至8月间复次放归青海湖。

据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提供数据,2002年时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尾数仅有336万尾,而在2019年时,这个数据达到1271万尾,同时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鲤规格亦从2002年的体长1.4厘米(0.0077克)个体增至2019年体长10厘米(10克以上)个体。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规模逐年扩大与官方投入和科研成果进步呈正相关。”史建全说,根据多年育种经验和观察,在青海湖高盐高碱的情况下,体长7.5厘米以上鱼苗生存能力更强,成活率在90%以上。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上月发布数据显示,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549.38平方公里,与2018年同期相比扩大20.08平方公里,达到19年来最大值。

“青海湖面积的扩大,不仅延缓了其水体盐碱浓度逐年增大,同时地表径流增加也使得水体中的微生物、有机物进一步增加,为青海湖裸鲤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史建全说。

另据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已达到9.3万吨,较2002年保护初期的2592吨增长34.87倍,其中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贡献率超过23%。(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阎良区北屯红色革命纪念馆正式开馆

2019-12-24 10:33阅读

“迅速部署、全力整治”未央宫街道召开迎十四运城市管理专题工作会议

2019-12-23 12:40阅读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开考 迟到15分钟不得参加当科考试

2019-12-21 17:07阅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教授到访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2019-12-19 15:31阅读

长安区“末梢治理、为民服务”行动掀热潮

2019-12-17 19:30阅读

未央湖街道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综合评估测评暨座谈会

2019-12-16 09:42阅读

“健康西安”,桃园社区携手莲湖区红十字会医院大型义诊活动

2019-12-13 12: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