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甘肃成县编织巧手拓增收途径 助乡村妇女“多一份保障”

2019-12-18 09:53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2月18日讯 中新网兰州12月18日电 (闫姣)家住甘肃陇南市成县小川镇小川村的周东芳是一位“80后”编织巧手,一年前,她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将同村留守妇女的手工活“搬上”各大电商平台,让她们多了一份收入和保障。

母亲是裁缝的原因,周东芳从小耳濡目染手工技巧,上小学时就能织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个,长大后的周东芳成了村里有名的巧手“编织师傅”,农闲时村里妇女都来跟她学织毛衣、拖鞋,以贴补家用。

图为甘肃成县小川村妇女在农闲时节做手工活赚零花钱。 钟欣 摄

图为甘肃成县小川村妇女在农闲时节做手工活赚零花钱。 钟欣 摄

成县过去限于交通、通讯等因素,当地增收渠道少,贫困户居多。迫于生计,年轻男子多外出务工,女子留守照顾家庭。这两年,该县多措扶持“能人巧匠”,盘活了“留守资源”,带贫效果较为明显。

两年前,被推选为村妇联主席的周东芳前往省城接受了甘肃省妇女联合会的巧手培训。返回时,她也将“工作”给妇女们带了回来。“带回来一些拉菲草,妇女们编织成草帽,之后再寄给厂家赚取手工费。”她说。

在这之后,周东芳萌生了将针织拖鞋、毛衣都拿出来卖的想法,注册成立“巧手创意坊”,吸纳培训了60多名农村妇女。开发“新品种”如编织花束,并广泛在微信朋友圈及各大短视频平台传播编织过程,吸引了大批粉丝和买家。

图为甘肃成县小川村妇女编织的花束成品。 钟欣 摄

图为甘肃成县小川村妇女编织的花束成品。 钟欣 摄

2013年起,成县就大力发展“电商扶贫”,多措培养电商专干,依托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帮扶干部、村组干部等群体,打通了网店、平台、就业、信息四条电商带贫渠道,帮助农民开网店、销网货。至今,当地已有较为成熟的电商全产业链。

在此过程中,周东芳也多次参加电商培训,并主动联系当地各大电商企业,入驻陇小南商城,通过网络平台推广手工制品推广。“每天都有订单,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农村妇女照顾家人,不能出去工作之便,让家庭主妇居家灵活就业。”她说,目前采取“计件工资+照顾家庭”两不误,统一送发销售的模式,既增加了农村妇女的收入,又丰富了她们的文化生活。

同村的王巧会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日常生活围着锅台、灶台转,闲暇时间就玩玩手机,晒晒太阳闲聊天。“自从开始利用零碎时间编织,我整个人都有精神了,有事干又有钱挣,好事。”她介绍说,她每天能织3双拖鞋,挣40多元手工费,在农村已非常实惠了。

下一步,周东芳打算在各大网站持续推广手工制品,并借助政府“搭台”的活动多外出推介,以打出知名度,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长安区“末梢治理、为民服务”行动掀热潮

2019-12-17 19:30阅读

1-10月陕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7% 商品房销售增长明显加快

2019-12-17 08:16阅读

中小学寒假时间表出炉 研学线路迎来预订高峰期

2019-12-15 09:12阅读

落实路长整治 推进创文建设

2019-12-12 19:50阅读

谭家街道水晶卡芭拉社区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2019-12-11 16:57阅读

太乙宫街道召开冬季安全生产推进会

2019-12-10 10:35阅读

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陕西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2019-12-07 09: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