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浙江漩门湾湿地雁鸭类首获“全球身份证” 监测种群迁徙

2019-12-11 20:11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2月11日讯 中新网台州12月11日电(记者 范宇斌)11日记者获悉,浙江省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内,一批雁鸭类候鸟拥有了“全球身份证”——鸟类环志,以监测它们的种群迁徙变化、生活习性等,这是该湿地雁鸭类候鸟首次被环志。

据悉,鸟类环志是指世界上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即在鸟类集中的地点(繁殖地、越冬地或迁徙中途停歇地)捕捉鸟类,将带有国家环志中心通讯地址和惟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或彩色塑料环固定在鸟的小腿或跗跖上,然后在原地放飞,以便在其它地点再次捕捉或观察。

此次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首批被环志的雁鸭类候鸟,包括绿头鸭、赤颈鸭、斑嘴鸭等,专家对它们逐一测量获取体重、体长、翼长等信息。套上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信箱号)和鸟环类型、编号等信息的鸟环后,再为它们检查羽毛和身体状况,拍照留档,最后到附近的一处河边将其放飞。

“环志的目的在于监测鸟类飞行线路、迁徙时间和速度,掌握鸟类种群数量变化以及鸟类的年龄、寿命等一系列规律。”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处专家吴丞昊介绍说,根据前期调查,玉环湿地的雁鸭类有5至10种,此次环志计划50只以上。

为何要给玉环湿地的雁鸭类环志?吴丞昊表示,经过近几年的监测,专家们发现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的雁鸭类在浙江全省占比较多,对其进行环志,能更科学、更有效地监测浙江省的雁鸭类都飞到何处,对于鸟类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批被环志的雁鸭类,一部分放飞,另一部分给它背个‘小书包’,也就是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佐证。”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科副科长陈严雪说。

据介绍,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是大量候鸟重要的停歇驿站和越冬地,也是中国候鸟迁徙路线的东线。

截至目前,该湿地共发现鸟类170余种,其中超半数为水鸟,大部分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如黑鹳、卷羽鹈鹕、黄嘴白鹭、白琵鹭、黑脸琵鹭等。(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市卫生健康委调研临潼区妇幼健康服务项目

2019-12-11 16:21阅读

韦曲街道举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教育辅导报告会

2019-12-10 18:30阅读

漳浒寨街道联合区劳动监察大队开展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暨劳动监察法规宣讲会

2019-12-09 20:00阅读

北院门街道党工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2019-12-06 23:46阅读

国家宪法日 | 辛家庙街道开展宪法宣传进校园活动

2019-12-05 12:42阅读

碑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宏联召开冶金院整改工作专题研究会

2019-12-03 19:51阅读

长安区环境办积极落实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2019-12-02 11: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