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孔子学院学员的“汉语情”:爱上中国 拥抱机遇

2019-12-10 16:21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2月10日讯 中新社长沙12月10日电 题:孔子学院学员的“汉语情”:爱上中国 拥抱机遇

作者 刘曼

疯狂迷恋豫剧《花木兰》,想学湖南花鼓戏和民歌《浏阳河》……17岁的意大利中学生郑彦柯(Lacopo-Germole)对中国文化甚是痴迷,目前最大的愿望是到中国上大学;说汉语略带中国南方口音、热衷做马中友好使者的马达加斯加女孩吴妮花了近十年时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本土教师。

12月9日至10日,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在长沙举行。来自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不久前斩获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冠军的郑彦柯和来自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的本土教师吴妮在此分享了他们与汉语的不解之缘。

学习汉语,是郑彦柯四年前的决定,当时只因在校园里看到一位学长汉语说得很流利而心生崇拜。正好,他所在的罗马国立住读学校从2009年起就开设了五年制中文国际理科高中,并开设有意大利最大的孔子课堂,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十分方便并已成风尚。

“学校用汉语开设了文化类课程,包括地理、历史等,这便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在接触中国文化之前,郑彦柯脑海里关于中国的印象就是两个符号:熊猫和功夫。2015年,上高一的他开始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才逐渐立体:历史悠久,开放包容……

“我对中国文化一往情深,把清华大学当做自己的留学目标,想学国际关系或播音主持等专业。”郑彦柯说,受中国文化以及自己喜欢中国文化的影响,父母和姐姐都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上研究生的姐姐也开始学习汉语了。

吴妮(中文名)在江西师范大学有过两年的留学生活,2010年刚到中国时,她甚至看不懂菜单。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在学校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汉语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为了帮助千万个像自己一样的年轻人实现“中国梦”,毕业后吴妮选择重返孔子学院,成为了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本土教师。“当看着我的学生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拿到这本走近中国、改变命运的‘护照’,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这里,吴妮还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也是一名本土教师。去年,夫妻俩的女儿降生了,他们期待20年后,女儿也能够到中国留学,和自己一样成为马中友好的使者。

“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像马达加斯加一样期待实现更好发展的非洲国家带来了新机遇,也为非洲年轻人带来了新机遇。”吴妮说,越来越多非洲国家希望拓展与中国的合作,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扎根非洲,“学好汉语有出路”已成为马达加斯加和众多非洲国家年轻人的共识。(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长安供电公司加强设备运行监控保障电网迎峰度冬

2019-12-10 12:30阅读

《雁塔旅游》:文旅同行 醉美雁塔丨第一届大学生红色经典诵读比赛顺利开赛

2019-12-09 18:55阅读

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陕西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2019-12-07 09:13阅读

郭杜街道东街社区“校地融合”走出服务居民新路径

2019-12-05 16:34阅读

机器人"助教"“仙医小胖”走进大学课堂

2019-12-04 09:23阅读

长安区组织社区群众观摩花园乡村建设感受长安发展新变化

2019-12-02 14:30阅读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2月1日施行

2019-11-30 10: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