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河南省红十字会表彰62位星级志愿者

2019-12-05 17:38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2月5日讯 中新网郑州12月5日电(记者 韩章云)今年12月5日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这一天,54岁的何栓岗与其他61位志愿者获得了河南省红十字会的表彰,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80小时,他被评为河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四星级志愿者”。

当日,河南省红十字会在郑州举行志愿服务工作交流会,对62名长期围绕造血干细胞捐献开展志愿服务的红十字志愿者进行表彰。

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者宣誓 韩章云 摄

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者宣誓 韩章云 摄

此次表彰,有34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超过360小时,被河南省红十字会评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三星级志愿者”,28位服务时间超过480小时的志愿者,被评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四星级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患者如未与亲属配型成功,就只能在中华骨髓库中寻找配型,而非血缘关系配型相和的几率常见的为1/400-10000,稀有血型甚至是几百万、几千万分之一。

作为志愿者,何栓岗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就是配合各级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知识宣传、新入库志愿者招募、捐献陪护等,“我们用自身生动事例现身说法传播捐献救人无损健康、奉献爱心自豪快乐以及科普与捐献相关知识,动员符合条件者加入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何栓岗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2004年他不仅是平顶山市第一批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捐献者,也是当地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的首批成员。

“经过15年的发展,我们队伍里的49名志愿者,已经服务7815名采样入库志愿者,采集陪护47人圆满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这样的成绩,何栓岗觉得很骄傲,但是未来的路更长。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担心影响自身健康等原因,没有加入中华骨髓库、或者配型成功又放弃,这些都说明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很重要,也需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我们的队伍。”何栓岗说,只有中华骨髓库中志愿捐献者资料越多,患者找到配型的几率越高,重获重生的希望也就越大。

据河南省红十字会数据,该省于2003年9月实现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零”突破,截至2018年12月2日,已经有818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河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队成立于2005年4月23日。14年来,河南18个省辖市相继成立以捐献者为主的志愿服务队,目前注册志愿者486人,在无偿献血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招募、再动员及志愿者保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国家宪法日 | 辛家庙街道开展宪法宣传进校园活动

2019-12-05 12:42阅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行到南院门街道德福巷社区调研人大代表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

2019-12-04 15:51阅读

机器人“小律”街头 送上“普法大餐”

2019-12-03 15:45阅读

二班的他们“2”得有理又有趣——未央区家堡小学特别行动之“保护鸡蛋”

2019-12-02 09:40阅读

未央区爱卫办对2019年区级卫生先进单位和无烟单位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2019-11-29 18:42阅读

“洋”学徒探秘“茯茶之都” “解锁”古法制茶新技能

2019-11-28 11:37阅读

公安碑林分局联合市局开展平安建设主题宣传活动

2019-11-27 08: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