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青海土族、撒拉族两大独有民族率先全面脱贫,争取率先小康

2019-11-30 11:32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1月30日讯 中新社西宁11月30日电 题:青海土族、撒拉族两大独有民族率先全面脱贫,争取率先小康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以前,村民出门靠腿走;现在,泥土路修成柏油路,条件差点的,骑摩托车,好一点的,就坐小汽车……”

“以前,村民想花钱,靠老母鸡下蛋;现在,靠产业、靠劳务……”

说起土乡蝶变,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乡长张金泽不无感慨。他29日对中新社记者说,“土乡里,人气旺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的近一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在5市(州)11县的379个聚居村。

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消息,近十多年来,青海累计完成各类投资超35亿元(人民币,下同),重点用于37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

11月,达拉土族乡和临近乡镇发起冬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地公务人员和村民一起修梯田,挖引水管道。

达拉土族乡55岁的刁国保之前说:“我们这一代人从来没想过,村上的坡耕地能浇上水。”如今,这即将成为现实。

“从前挖梯田,靠人工,目前土地平整上机械,省时、省力还保质量。”张金泽说。

而对于曾经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的班彦村,“村上十多年没娶过一个新媳妇”是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的真实写照。如今通过易地搬迁,班彦新村成为“样板村”“明星村”。

同时,班彦新村的扶贫光伏电站接入“光伏云2.0”数据平台,开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光伏电站资产运营管理模式,还上马“光伏+储能+污水处理”项目,村民也告别烧柴“煨炕”历史,用上经济、环保的电热炕。

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消息显示,该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儿女,在中国各地经营着数千家餐饮店,具有浓郁西北风味的“撒拉人家”等餐饮品牌逐渐打响。

此外,青海还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命名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建民俗展览馆,确定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打造以民俗接待、民族故里展示等为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发展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基地等。

2017年,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中率先摘下贫困县“帽子”,2019年,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亦退出“贫困县”行列。

据悉,《青海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8大类492个项目,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力争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率先达小康的目标。(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强化长效整治 扎实推进路长工作

2019-11-29 21:45阅读

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雷一行深入漳浒寨街道督导检查预警网格大气污染源点位整改情况

2019-11-29 09:55阅读

陕西13.4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解决破损老化脏乱

2019-11-28 10:37阅读

谭家街道组织辖区百花门业建材家居城开展冬季消防演练

2019-11-26 18:40阅读

徐唯诚书法作品在“丝路满风华 开放新时代”书画大赛作品集收录

2019-11-25 23:06阅读

“断崖式”降温来了 陕西今明有雨雪

2019-11-24 09:19阅读

雁塔区——四个“度”让优化营商环境与主题教育同频共振

2019-11-22 09:5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