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贵州一个民族乡的精准扶贫实践

2019-11-25 09:32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1月25日讯 新华社贵阳11月25日电 题:贵州一个民族乡的精准扶贫实践

新华社记者罗羽

村民罗小华只能用6年的右腿假肢就要换了,但主动前来帮他申请和协调更换事宜的,却是村里的干部。

“我的假肢已经没有伸缩弹性,最近走路不太方便,没想到这被村里的干部看到了。他们主动上门了解后,帮我申请和协调,再过一段时间,假肢就可以换了。”罗小华面带微笑地说,干部们的真心、用心、细心,让他的内心充满温暖。

罗小华家住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杨武布依族苗族乡长石村。6年前,他在福建一采石场工作时被突然滑落的石块砸中,导致右腿截肢,从此安上了假肢。2014年,身患残疾的罗小华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作为贫困户,罗小华无法承担假肢更换所需的至少3万元费用。”杨武乡政法委书记、长石村脱贫攻坚指挥长肖帮恒说,帮助罗小华协调更换假肢,是避免他再次陷入贫困,进而更好地接受技能培训,重新找到合适的工作。

作为一个民族乡,杨武乡辖10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共有7825户3121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5%。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225户4898人,已脱贫1092户4481人,未脱贫133户368人。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杨武乡党委书记陈应江说,杨武乡积极推进“精准打法”,就是要确保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靶向治疗”,做到不漏一项、不少一户、不落一人。

截至目前,全乡梳理发现涉及住建、教育、民政、水务等12个领域共41个问题,仅有4个问题还在解决当中。

“根据村民的经济生活状况,我们村由村支书、村主任还有我各自带队深入每家每户查摆问题、汇总问题,并做出台账,落实责任,最后协调解决问题。”安顺市烟草局主任科员、石平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兴琴说。

80岁的贫困户张教伦腿脚不便,曾办过残疾证,但已遗失多年。黄兴琴等干部在仔细了解相关情况后,帮他补办了新证,为此他每个月可多获得政府发放的69元补助。

“我现在住的是政府帮助改造的新房子,每个月还有低保、养老金和产业分红等,生活足够了。”张教伦说,村里的干部不仅时常到他家里走访慰问,还帮助解决残疾证这种小事,让他打心里感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断崖式”降温来了 陕西今明有雨雪

2019-11-24 09:19阅读

陕西拟下降8-9座客车通行费 每公里最多节省5毛多

2019-11-23 08:10阅读

雁塔区——四个“度”让优化营商环境与主题教育同频共振

2019-11-22 09:55阅读

雁塔区副区长吕东国一行深入漳浒寨街道对网格大气污染源点位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2019-11-20 18:55阅读

未央区区长梁晚晴带队夜查铁腕治霾以及城市治理工作

2019-11-19 17:41阅读

深入挖掘潜力、拓展空间资源碑林区积极探索打造15分钟健身圈”新模式

2019-11-18 11:04阅读

提前谋划,查找短板——环西执法中队“迎十四运”开展动员部署会

2019-11-15 19: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