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广西男子传承侗族“神技”建房不用一钉一铆

2019-11-22 15:15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1月22日讯 中新网柳州11月22日电 题:广西男子传承侗族“神技”建房子不用一钉一铆

作者 林馨

11月22日,广西柳州市杨氏木艺工作室里,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云东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模型。其拿起木锤,将嵌入立柱中的木块敲出,木块与木块间经过凿孔打眼,使其卯榫连接,不需要一颗钉子。

千百年来,侗族人凭借着祖辈流传的侗族木构建筑技艺,生活在岭南的山水之间。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鼓楼、风雨桥为代表,建筑均是卯榫连接,“不用一颗钉”便能做到铆接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因此,侗族木构建筑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云东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模型,木块之间无需钉子连接。 林馨 摄

杨云东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模型,木块之间无需钉子连接。 林馨 摄

出生在侗族木匠家庭的杨云东,从小便对木工产生浓厚兴趣。其13岁开始跟着父亲、师爷学习侗族木构建筑技艺,至今从事该行业二十余年。杨云东介绍:“刚开时跟着父亲在工地一点点学习,没有多久便能出师独当一面建房。”

想要成为侗族木匠必须要掌握一项“绝技”——墨师文。凭借着这18个侗族建筑符号,在沾墨竹签上写下一个个符号,就能区分每一根木材的用处,及所处的位置。仅有小学文化的杨云东,对外人看来“神秘”的墨师文十分精通。

杨云东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模型。 林馨 摄

杨云东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模型。 林馨 摄

“建造一座木构建筑,需要的墨师文竹片长短不一,大小不等。”杨云东介绍,有时候需要数十捆,这些墨师文在侗族木匠里世代相传。

后来,掌握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的杨云东,开始谋划如何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2009年,杨云东在互联网开通博客,专门介绍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杨云东说:“希望让更多人通过网络了解侗族技艺。”

起初,杨云东对互联网并不熟悉。但通过不断学习,其已成为拥有26万博客访问量的博主,很多网友通过其博客了解侗族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艺。杨云东介绍,还有不少民众通过互联网拜师学艺,其已拥有数十名徒弟。

2014年,杨云东又用多年的积蓄开办“杨氏木艺”工作室,向更多人普及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接不到工程时,其连工作室的租金都要找亲戚朋友借。“压力很大,最困难的时候也想过放弃。”杨云东说。但为了传承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其仍坚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到这门技艺。杨云东多次应邀到柳州、上海等地学校,为学生普及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杨云东表示:“未来,打算回三江开一家侗族木结构建筑物品博物馆,让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三秦都市报》:雁塔警方一年抓获 213名网逃人员

2019-11-22 11:10阅读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高陵区民政局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2019-11-21 17:18阅读

雁塔区副区长吕东国一行深入漳浒寨街道对网格大气污染源点位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2019-11-20 18:55阅读

阎良交警大队邀请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

2019-11-19 14:25阅读

碑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打击整治传销及“雷霆反电诈”宣传活动

2019-11-18 09:55阅读

灞桥区观摩学习北屯街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2019-11-15 18:25阅读

碑林区委书记刘其智督导调研小雁塔片区房屋征收工作

2019-11-14 13: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