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青海首次发现大规模白蓝翠雀花群落

2019-11-12 19:36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1月12日讯 中新网西宁11月12日电 (记者 罗云鹏)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于本年度植物多样性和藏药材调查过程中,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辖高寒荒漠区首次发现大规模白蓝翠雀花群落,对于研究该物种的群落演变与消长、藏药产业发展乃至高寒荒漠区生态系统发展极具重要意义。

图为在青海海西高寒荒漠区白蓝翠雀花群落。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摄

图为在青海海西高寒荒漠区白蓝翠雀花群落。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玉碧介绍,白蓝翠雀为耐寒植物,生长于阴湿草甸生物环境下,喜冷爽湿润的气候,不耐夏季炎热高温,常零星分布于海拔3600至4700米的高山草甸或林下,此前亦在青海有零星分布,但如此大规模在高原高寒荒漠区生长确属首次被发现。

据记载,白蓝翠雀花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部和甘肃,该种植物供药用,可治疗肠炎。

图为在青海海西高寒荒漠区白蓝翠雀花。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摄

图为在青海海西高寒荒漠区白蓝翠雀花。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摄

周玉碧介绍,此次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辖高寒荒漠区发现的白蓝翠雀花群落呈带状分布,分布地平均海拔4300米,分布面积约5000公顷。

据了解,白蓝翠雀花期较长,每年盛开一个月左右,且白蓝翠雀是重要的藏药材“逮木萨”的基源植物之一。

周玉碧表示,高寒荒漠区白蓝翠雀群落的发现,打破了以往对该物种分布形式的认识,对于研究该物种的群落演变与消长,乃至高寒荒漠区生态系统发展等极具重要意义,同时也增加了该区域景观丰富度。(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灞桥区工会系统赴略阳县开展对口帮扶调研交流活动

2019-11-12 14:36阅读

陕北矿业“110/N00工法”被誉为“第三次矿业科学技术革命”

2019-11-11 21:08阅读

伤者自掏8万元医疗费 代驾开车撞伤路人谁担责

2019-11-10 10:14阅读

灞桥区市场监管局党委组织新任命科级领导干部任前谈话

2019-11-08 15:35阅读

未央区王家棚学校开工仪式在新校址隆重举行

2019-11-07 12:00阅读

碑林区举行2019年文博单位冬季消防安全演练

2019-11-06 11:04阅读

高陵区紧扣“五个美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9-11-05 06: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