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传统桦树皮工艺:黑龙江特色文化符号之一

2019-11-12 13:25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1月12日讯 新华社哈尔滨11月12日电(孙晓宇、刘赫垚)桦树皮画、桦树皮工艺品、桦树皮服饰……一张张树皮在陶丹丹的手里化腐朽为神奇,变身为灵动精巧、美观大气的艺术品。

在黑龙江省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室中,记者日前看到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陶丹丹正在为学生们讲解桦树皮制作技艺,一群“90后”细心聆听着。

41岁的陶丹丹出生于黑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陶春来是工艺美术社的工人。小时候,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模仿父亲的创作。“剪刀、凿子、桦树皮陪伴了我童年大部分时光。”陶丹丹回忆道。

桦树皮文化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具有丰富桦树资源的国家和地区。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至今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传统桦树皮制作工艺。

陶丹丹曾到访大小兴安岭各少数民族聚集地及内蒙古等地,了解桦树皮制作技艺及相关历史。在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陶丹丹创造了“叠、透、空、悬”等多种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方法。

随着《天水》《桦之梦》《龙盘》等作品获奖,陶丹丹的作品走出黑河,走向全国。2006年,桦树皮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陶丹丹的桦树皮制作技艺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为使这门技艺得以传承发展,陶丹丹走进小学进行公益性授课。她每年还为社会人员和职业院校学生举办多场免费培训,已培养数百名民间工艺人才。2017年,陶丹丹被黑河学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担任美术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教师。

作为黑龙江特色文化符号之一的桦树皮制作技艺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在外交部举办的黑龙江全球推介活动上,在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举办的中国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展览上……桦树皮艺术品每次亮相都引来阵阵赞叹,

从2015年起,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陆续对70岁以上或虽不满70岁但年老体弱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2017年10月,该中心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付占祥的桦树皮制作技艺进行全程录制,并聘请专家开展桦树皮制作技艺口述史整理工作。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提振精神 加压奋进 努力冲刺年终任务——电子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梁侃召开分管科室工作安排会

2019-11-12 09:55阅读

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共同成长——西安经开第一学校(西安经发学校)小学部期中家长会

2019-11-11 14:41阅读

130分钟,上百次掌声……这场首演,值了

2019-11-09 12:16阅读

碑林区区长卢光文带队赴上海机遇空间拜访对接

2019-11-08 10:56阅读

高陵区委常委班子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2019-11-07 09:34阅读

周至县召开铁腕治霾工作推进会

2019-11-05 19:12阅读

灞桥区“安全用药宣传月”活动启动

2019-11-04 18:4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