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黄河上游百万民众参与植树造林 筑起“绿色屏障”

2019-11-09 09:41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11月9日讯 中新网青海海东11月9日电(鲁丹阳)“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这是历史上的青海省东部山区的写照,但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该地逐渐筑起青藏高原上的“绿色屏障”。

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间,该地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低。8日,海东市乐都区掀起50万人(次)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这是该市连续三年第6次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

图为78岁的海东市退休干部吴启章正在种树。 鲁丹阳 摄

图为78岁的海东市退休干部吴启章正在种树。 鲁丹阳 摄

据海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青川介绍,海东市连续3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植树造林“大会战”,相继完成了西宁机场周边绿化,继续推进湟水规模化林场建设,实施了以小峡、大峡、老鸦峡三大峡口为重点的湟水河海东段生态修复和景观绿化十大工程,扎实推进黄河两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与青海省黄南州携手在黄河岸边共建民族团结林。

自2017年春季开启造林绿化大会战以来,海东市累计参加人数达262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1926万株,植树面积11万亩。

与此同时,海东市持续掀起国土绿化的热潮,深入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等工程。通过开展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湟水规模化林场、南北两山绿化等重点林业工程,共完成国土绿化235万亩,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现在的23%和26%。

今年78岁的海东市退休干部吴启章在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这天也参与其中,在青海生活了55年的他见证了海东市生态环境的巨大转变,“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的湖北,刚来青海的时候特别不适应,周边的山上寸草不生、风沙特别大,再加上高寒缺氧,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现在的海东市植被多了、雨水多了,自然生态环境自然好转,连公园里的鸟儿也变多了。”

近年来,青海省制定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先后实施了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沙治沙、黄河上游治沟减沙骨干工程、黄土丘陵区山水林草田路综合治理工程等建设。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显示,目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明显,环境质量稳定良好,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化逐渐形成,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正在显现。(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区信访局组织党员干部赴莲湖区新时代党员政治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9-11-08 20:46阅读

长延堡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树立服务意识,推进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2019-11-08 11:56阅读

现场指导扎实推进 临潼区持续推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019-11-07 16:20阅读

省市场监管局通报15批次不合格食品 注意这些土鸡蛋黄辣丁大青虾

2019-11-06 13:13阅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课题组来高陵区调研“三块地”改革工作

2019-11-05 09:35阅读

未央区召开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2019-11-03 12:40阅读

灞桥区区长苗志忠赴席王街道西张村讲党课

2019-11-01 11: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