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走进泸沽湖畔格萨古村 传统摩梭文化吸引游客探访

2019-10-16 22:11  中国新闻网

走进泸沽湖畔格萨古村传统摩梭文化吸引游客探访

西安兵马俑在线10月16日讯 泸沽湖畔格萨古村。 王磊 摄

中新网盐源10月16日电(起钰婷)坐在摩梭传统织布机上,手脚并用,一会儿功夫,一条条五彩的棉线便成为了摩梭服饰的一部分……16日,在四川泸沽湖景区格萨古村一家摩梭传统院落内,76岁的摩梭阿妈研尔拉珠玛正在向游客展示着摩梭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来游览格萨古村的游客,很多都会到研尔拉珠玛的家中参观,了解摩梭人的生活风俗。

据悉,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素有“东方女儿国”之美誉,生活在这里的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他们自称“纳日”,在古代被称为“摩梭”,这一称谓一直延续至今。泸沽湖畔美丽的格萨古村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淳朴的民风和至今仍保留着的多数摩梭传统民俗,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祖母”研尔拉珠玛制作摩梭传统服饰。 王磊 摄

“祖母”研尔拉珠玛制作摩梭传统服饰。 王磊 摄

据研尔拉珠玛介绍,她22岁时母亲去世,作为长女的她成为“祖母”,承担起了管理家庭的重担。她从20岁开始学织布,2013年获得“摩梭传统服饰传承人”称号。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兴起,她也会将织成的围巾、花腰带、摩梭传统服饰售卖给来参观摩梭四合院的游客。

环顾研尔拉珠玛居住的摩梭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分别悬挂着“祖母屋”“经堂”“花楼”“草楼”的门额。

研尔拉珠玛家的祖母屋。 王磊 摄

研尔拉珠玛家的祖母屋。 王磊 摄

据介绍,祖母屋是双层回字形全木结构的建筑,它不光是祖母居住的地方,也是整个摩梭四合院最核心的部分,摩梭人生活、祭祀、接待客人都在祖母屋内。经堂坐北朝南,每天清晨,祖母会到经堂祈祷新的一天平安、幸福。花楼是未出嫁的摩梭女子成年后的居所,花楼颜色鲜艳,上面绘有龙、凤、丹顶鹤的图案,象征着摩梭人崇尚自然。草楼以往是存放农耕杂物的场所,如今,随着做农活的摩梭人越来越少,大多数草楼也改成了住房。

“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以前村里都是稀泥路,出去干活都会卷上裤脚。”研尔拉珠玛说,自己从前是没吃过大米饭的,都是吃青稞、玉米,如今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都得益于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泸沽湖旅游的不断走热,研尔拉珠玛的邻居李苦佐次将自家的四合院翻新,建成客栈。“我们只是将草楼、花楼的房间改造成了客房,祖母屋和经堂仍保留原来的模样。”李苦佐次介绍,经堂是摩梭人的信仰所在,每一户摩梭人家都会有一栋属于自己的经堂。

“旺季的时候,客房能住满个七八成。但我从未想过要把祖母屋、经堂改造成客房,因为这是我们摩梭人的根。”李苦佐次表示,客栈里的食物都是荞粑粑、猪膘肉等摩梭人的家常菜,他希望游客在欣赏泸沽湖的美景时,也能静心感受摩梭传统文化。

专程从洛阳来到泸沽湖格萨古村旅游的游客张乐丽表示,当地淳朴的民风深深打动了她。“走进格萨古村,就好像来到一个世外桃源。这些古老的建筑悠久而又美丽,这里的村民更是充分传承了孝道的精神,让人感动。”(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杜城街道献计献策,力促企业发展

2019-10-16 17:56阅读

第26届杨凌农高会将举办多场活动

2019-10-16 08:30阅读

高标准,严管理,振兴城管紧抓渣土管理、街面管控工作不放松

2019-10-15 10:55阅读

陕西前九月实际利用外资较去年同期增93.40%

2019-10-14 08:38阅读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2019-10-12 08:23阅读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华一行到谭家街道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活动

2019-10-10 12:41阅读

滦镇街道召开街村干部大会

2019-10-08 22: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