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甘肃筹资216亿元助农村百余万低保对象吃穿“两不愁”

2019-10-10 17:55  中国新闻网

甘肃筹资216亿元助农村百余万低保对象吃穿“两不愁”

西安兵马俑在线10月10日讯 图为兰州市“阳屲村妇女清洁队”正在为特殊村民打扫房屋。(资料图) 艾庆龙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10日电 (艾庆龙)甘肃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建强10日在兰州介绍说,针对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兜底保障任务繁重的实际,该省民政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加大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甘肃共筹集社会救助资金216.26亿元,使农村百余万名低保对象吃穿“两不愁”。

当日,“甘肃民政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王建强介绍说,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该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56.8万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0.38万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共有74.2万人,占甘肃未脱贫建档立卡对象总人数的66.8%,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10月10日,“甘肃民政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图为发布会现场。 艾庆龙 摄

10月10日,“甘肃民政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图为发布会现场。 艾庆龙 摄

发布会透露,甘肃连续14年提高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补助水平。目前,一、二类对象年补助水平分别达到4020元、3816元。同时,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已全部超过该省脱贫标准,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均实现了吃穿“两不愁”。

“农村低保是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制度性保障,但也存在‘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王建强坦言,上述问题是由基层干部不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开展入户调查、审核工作疏忽大意,加之末端监督、监管还存在漏洞等原因造成。

据了解,甘肃为解决“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该省民政部门与多部门建立农村低保信息定期核对机制,定期开展信息核对。同时,将低保审核的主体责任由村(居)委会调整到乡镇(街道),建立对基层民政经办人员、村干部及其近亲属备案制度,重点管理,定期对备案对象家庭开展入户核查,及时进退升降,动态管理。

“为严格落实脱贫攻坚精准再精准的要求,甘肃从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出发。”王建强举例说,通过数据比对,将未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数据进行单独提取,并根据家庭信息全面入户核查,对符合条件人员按程序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甘肃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剑透露,甘肃将支持县区特困供养机构升级改造,加强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到2022年底,每个县区都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华一行到谭家街道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活动

2019-10-10 12:41阅读

碑林区区长卢光文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区政府近期重点工作

2019-10-09 16:55阅读

王青峰李娴调研皂河复兴工程

2019-10-08 18:32阅读

区委书记王浩检查临潼区“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

2019-10-04 12:20阅读

长安区教育局组织开展退休老同志参观校园活动

2019-09-30 14:31阅读

千年前的“女子十五乐坊”亮相“古代音乐文物与古琴展”

2019-09-28 12:17阅读

“长安银行杯”第七届“创青春”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各奖项揭晓

2019-09-26 21:1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