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第二批科学成果公布

2019-09-28 17:41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28日讯 中新网南京9月28日电 (杨颜慈)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第二批科学成果于28日正式发布。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通报,“悟空”号已获得TeV-100TeV(1TeV=1万亿电子伏特)能区精确的宇宙线质子能谱,并发现新的谱结构。

这一研究成果当天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2015年12月,“悟空”带着“火眼金睛”成功飞天,踏上了寻找暗物质的“取经之路”。2017年,“悟空”号公布首批发现:该卫星获得了当时国际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并直接在太空中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有可能与暗物质相关。

在轨飞行近四年,“悟空”再次公布遨游太空的新收获。

据“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科学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范一中介绍,基于前两年半的数据,“悟空”号正式公布从40GeV(1GeV=10亿电子伏特)到100TeV能段的宇宙线质子精确能谱测量结果,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空间实验实现对高达100TeV的宇宙线质子能谱的精确测量。与国际空间站量能器电子望远镜实验相比,测量能段提高了10倍。

据其介绍,“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核心科学目标之一就是对宇宙线质子以及核素能谱进行精确测量并发现新的能谱结构。此次“悟空”号的测量结果确认了之前实验发现的质子能谱在数百GeV处的变硬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悟空”号首次发现质子能谱在约14TeV出现明显的变软。

“悟空”号科学合作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袁强认为,这一新的结构很可能是由近邻个别宇宙线源留下的“印记”,对揭示高能宇宙线的起源以及加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表示,截至目前,“悟空”相继在电子、质子宇宙线测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各探测器完好如初。“悟空”号已经进入“延寿”运行阶段,更多的研究成果将陆续发表。(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9月“中国好人榜”在铜川发布 陕西省有7人入选

2019-09-28 10:16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国庆节前计量专项监督检査

2019-09-27 11:34阅读

谭家街道在谭家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2019-09-26 11:42阅读

陕西省启动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学历提升计划

2019-09-25 08:13阅读

长延堡街道积极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和治污减霾检查治理工作

2019-09-23 17:57阅读

雁塔区政府召开迎国卫复审工作推进会

2019-09-21 20:56阅读

荆山开发区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

2019-09-20 12: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