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湖南湘西州的“脱贫经”:因地制宜兴产业

2019-09-25 20:51  中国新闻网

湖南湘西州的“脱贫经”:因地制宜兴产业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25日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色农产品猕猴桃。 杨华峰 摄

中新网长沙9月25日电 (记者 杨华峰)“70年来,湘西州由贫穷落后走向脱贫致富,即将摆脱千年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为全国乃至世界扶贫事业提供了湘西方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25日在长沙举办的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300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以上,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属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任务重。

作为全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几年以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广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经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村里有当家产业、农户有增收项目,探索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

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湘西州专场新闻发布会。 杨华峰 摄

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湘西州专场新闻发布会。 杨华峰 摄

“坚持在发展扶贫产业上不搞大包大揽,因地制宜做好兴产业、增就业、置家业‘三业’增收文章,让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当家产业、每个贫困户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让每个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真正让贫困民众稳定脱贫有质量。”龙晓华说,当地还注重典型引路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大力宣传花垣十八洞村、凤凰菖蒲塘、泸溪宋家寨村等一批脱贫典型,引导和激发贫困民众想脱贫、能脱贫。

瞄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当家产业旅游,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积极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精品民宿、农旅综合体等乡村旅游业态;探索出了景区带村、能人带户、跨村联合、产业融合、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双带双合双加”符合湘西实际的旅游扶贫路子。2016年至2018年,全州乡村旅游累计带动9.4万人脱贫。

如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已经形成柑橘、茶叶、中药材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截至2018年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110个贫困村已累计出列874个,66.0073万贫困人口已累计脱贫55.4258万,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2018年的4.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229元增加到2018年的9183元。

“湘西州进入了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民众增收最快的历史时期。”龙晓华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今年预计贫困人口9.0344万人脱贫,236个贫困村退出,7个深度贫困县摘帽,如期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是可以实现的。(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坚持质量兴区战略 建设“中国航空城”

2019-09-25 17:32阅读

北院门街办做好辖区污染源巡查,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2019-09-24 20:45阅读

党建引领——积极整改 抓紧落实

2019-09-23 23:55阅读

三省区216名考生在陕西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

2019-09-22 13:12阅读

避开高速拥堵 国庆驾车出行注意啦!

2019-09-20 20:30阅读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经济发展跨越提升 碑林区预计年底实现“千亿级城区”目标

2019-09-19 12:51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月·质量开放日”活动

2019-09-17 19: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