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海洋牧场里“新渔民”的“鲜甜”秋收

2019-09-23 10:37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23日讯 新华社大连9月23日电(记者郭翔)23日6时,马达声打破大海的宁静,渔船满载着生蚝从黄海北部的海洋牧场归来。在岸边港口,渔民朱吉敏的手机短信提示他收到了客商转来的前日货款18.12万元。

“这艘船刚刚从我经营的海洋牧场里采捕了新鲜生蚝,一船大约1万斤。”59岁的朱吉敏是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的“老渔民”,他经营的海洋牧场包括400亩海面和2900亩海底。

金秋九月,当陆地粮田开始秋收时,这个黄海深处小岛的渔民也迎来了丰收。“从9月20日起开始收获生蚝,每天入账都在20万元左右,预计总收入300万元左右。”他笑着说,客商就在港口等候新鲜生蚝上岸装货,“根本不愁卖”。

从传统海洋捕捞到海水养殖,再到海洋牧场里耕海牧渔,与海洋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朱吉敏见证着海岛渔民生产方式和观念的变化,“过去我们更多是只向海洋索取,而今天大家明白用海更要‘养海’,才能可持续发展。”

“我除了在上层水面养殖大生蚝外,还会养殖一部分小生蚝,小生蚝并不出售,而是投入海底,作为鱼礁改善海洋牧场海底环境。”朱吉敏说,他每年都会投入数十万元改善海底,经营海洋牧场的他已经彻底变成了“新渔民”。

像牧场放养牛羊一样耕海牧渔。“现在看到的是收获上层海水养殖的生蚝,其实我还有一座‘海底银行’。”朱吉敏说,海底放养的海参、海胆等海珍品过些天也将迎来丰收,“收益会比生蚝高,预计能达到500万左右。”

在朱吉敏看来,建设海洋牧场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大连持续加大海洋牧场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海洋牧场约36万公顷,累计投入建礁资金约22.45亿元,投放各类鱼礁约1578万平方米,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14处。

“经过这五六年持续投入建设海洋牧场,海参、海胆的品质越来越好,收益稳定,鱼群也出现的越来越多。”朱吉敏说,海洋牧场正变成渔民的“蓝色粮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三省区216名考生在陕西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

2019-09-22 13:12阅读

雁塔区千名干部群众同升国旗、同唱国歌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

2019-09-21 19:56阅读

曲江街道开展文明交通和《西安市文明促进条例》主题宣传活动

2019-09-20 19:58阅读

我市举行“奋斗新时代 阔步新征程”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 碑林区2018年入选中国百强区

2019-09-19 11:51阅读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质量月·质量开放日”活动

2019-09-17 19:25阅读

谭家中队 假日期间辖区大环境管控情况

2019-09-16 13:41阅读

韦曲街道中秋活动精彩纷呈

2019-09-12 19: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