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长江江豚人工繁育获新突破 首次繁育出二代江豚

2019-09-21 18:12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21日讯 中新社武汉9月21日电 (马芙蓉 孙慧)一头出生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代号为F9C的雌性小江豚21日满100天,它是人工环境中出生并成活的第4头长江江豚,也是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的第二代长江江豚,标志着长江江豚繁育保护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F9C和妈妈一起嬉戏。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F9C和妈妈一起嬉戏。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F9C的妈妈福久今年11岁,2011年由鄱阳湖引进至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爸爸淘淘,今年14岁,2005年7月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出生,是世界上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

F9C和妈妈在一起。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F9C和妈妈在一起。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郑劲松介绍,淘淘出生后一直生活在白鱀豚馆,科研人员通过实施系列繁殖辅助技术,保障淘淘繁殖行为正常进行。2018年夏季,淘淘与福久成功交配。2019年6月11日,F9C降生。

豚爸淘淘。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豚爸淘淘。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郑劲松透露,在度过母幼关系建立、摄乳两个关键期后,F9C目前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行为丰富。他表示,F9C出生并健康成长证明了通过实施系列繁殖辅助技术,完全人工环境中出生的江豚能够成功繁殖下一代。

中科院水生所历经40多年努力,在人工环境中长江江豚的饲养与繁育方面建立了包括饲养设施设计、常见疾病防控、妊娠诊断监测、新生幼豚护理等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已成功繁育3头第一代长江江豚。

豚妈F9。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豚妈F9“福久”。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提供

“不能指望通过人工繁育方式去挽救长江江豚。”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指出,人工繁殖饲养最重要的价值是借此深入了解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行为学、生物声学、营养学等特征,助力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同时推进珍稀水生物种保护多学科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长江江豚是中国特有珍稀淡水鲸类动物,是当前长江干流生活的极可能是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和食物链顶端物种。2017年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1012头,状况极度濒危。(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国庆假期小车免费通行 提前看看哪些地方容易堵

2019-09-21 11:18阅读

区新经济发展中心参加全省互联网大会暨数字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2019-09-20 18:53阅读

高度重视 持续优化 | 周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9月16日组织收看《对话西安》栏目

2019-09-19 19:08阅读

追忆峥嵘岁月 重温革命精神——电子城科创路社区赴陕西省档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

2019-09-18 11:56阅读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9-09-16 20:07阅读

区委书记王浩督导检查校园安全工作

2019-09-13 12:21阅读

聚焦问政抓整改︱组织传达电视问政相关会议精神

2019-09-12 09: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