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甘肃天水70年发展变迁:天蓝宜居 民众“丰衣足食”

2019-09-20 20:38  中国新闻网

甘肃天水70年发展变迁:天蓝宜居民众“丰衣足食”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20日讯 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实现生产总值652.05亿元,是1949年的473倍。图为天水城区的一处景致。(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0日电 (记者 徐雪 李亚龙)“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2.05亿元,是1949年的47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8亿元,是1949年的1517倍;大口径财政收入162.52亿元,是1953年的87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581元,是1949年的12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了7693元,是1949年的92倍。”甘肃省天水市市长王军通报称。

2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天水专场新闻发布会。

天水是甘肃人口大市,也是扶贫大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图为当地农民依靠种植增收。(资料图) 钟欣 摄

天水是甘肃人口大市,也是扶贫大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图为当地农民依靠种植增收。(资料图) 钟欣 摄

王军介绍说,天水是甘肃人口大市,也是扶贫大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举全市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民众生活实现了从“缺吃少穿”到“丰衣足食”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的新阶段。

王军还表示,天水全市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0.93平方米、30平方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的35岁提高到74.75岁。近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民众住得更加宽敞、吃得更加健康、穿得更加时尚、活得更加幸福。

近年来,天水市坚持不懈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五小”产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集中力量补齐短板弱项,实现了贫困村水泥沥青路、安全饮水、动力电、4G互联网“村村通”和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乡村舞台、村文化图书室、村便民超市“全覆盖”。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方式以改善民生,探索推行了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村级“八大员”服务性岗位、“扶贫车间”、农村教育园区等扶贫模式,得到了国家、甘肃省的肯定和推广。

此外,天水市每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8亿元以上,集中用于贫困村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近三年来,全市共实施脱贫项目80个,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78个,落实2019年第一、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91亿元。2011年以来,天水市累计减贫118.11万人,退出贫困村613个,贫困人口由133.15万人减少到15.0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3.31%下降到4.87%,目前甘谷、武山两县已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30岁女教练强身健体有“秘密” 希望去世后将器官捐给需要的人

2019-09-20 13:12阅读

雁塔区区委书记赵小林约访东姜村干部群众

2019-09-20 06:55阅读

临潼区尖角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顺利通过年度考核

2019-09-18 18:20阅读

比一比哪只搜救犬本领强 搜救犬需经过一年半以上训练才能参加救援行动

2019-09-17 13:10阅读

雁塔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雷带队检查节日期间重点工作

2019-09-15 13:55阅读

区人大副主任翟蒲娣一行到曲江街道调研回迁小区村民安居情况

2019-09-12 15:56阅读

区行政审批局集中观看《问政时刻》栏目

2019-09-11 12: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