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专家: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新趋势

2019-09-10 15:16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10日讯 新华社兰州9月10日电(记者张玉洁、王博)戈壁长草、蔬菜“爬山”、旱地防汛……“另类”情况提示,寒旱的大西北正在起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关注到西北降水增多的变化。他后来提出西北气候可能正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推断。

“30多年来的情况证实了这一推断。降水增多主要由于气候变暖,趋势预计持续到21世纪中叶。”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丁一汇说。

记者从陕甘宁青等省区的气象部门了解到,1961年以来西北呈升温趋势,大部降水增多。2000年后暖湿化更为显著。

以甘肃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10年升温0.29摄氏度,降水东西有异,河西走廊每10年降水增加4毫米至12毫米。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

“自然变暖的正周期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的正趋势叠加,导致这一情况。这是趋势,而非周期震荡。”丁一汇说。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说,西北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敏感,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更显著。如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1973年至2016年平均每10年升温0.45摄氏度,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

专家认为,这是西北发展和生态改善的大好机会。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甘肃省植被覆盖度为近18年来最高,戈壁荒漠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恢复。

经济作物适种区正向北、向高海拔地区移动。在海拔超1500米的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何甲奇说:“现在高海拔地区也能种菜,错季上市菜价高。”

气候变化是“双刃剑”。专家介绍,西北地区出现“旱涝并存并增”新情况,极端天气增多加大了防灾减灾压力。

中科院副研究员李宗省说,气候变化为西北带来新机遇,但西北干旱的本底环境不会改变,应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关系以应对新挑战。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省信访工作督导组到未央区督导检查工作

2019-09-10 11:42阅读

碑林区全面启动绿色发展评价工作

2019-09-09 16:50阅读

五加二白加黑 尽全力创国卫 阎良区市场监管局助力航空基地勇夺全市开发区第一

2019-09-08 17:26阅读

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倡议书

2019-09-06 11:41阅读

陕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发布 高血压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2019-09-05 09:15阅读

王曲街道贾里村棚改项目扫尾工作再发力

2019-09-03 12:30阅读

绿色能源吸引全球目光 2019国际清洁取暖峰会向世界呈现沣西“亮”颜

2019-09-02 12: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