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新区首个桥梁转体施工完成

2019-08-27 11:34  中国新闻网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新区首个桥梁转体施工完成

西安兵马俑在线8月27日讯 图为转体施工现场。 韩冰 摄

中新网雄安8月27日电(记者 崔涛)8月27日1时20分,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胜利完成。这是京雄城际铁路全线第一个跨既有高速铁路转体,也是雄安新区第一个桥梁转体,对京雄城际铁路按期通车及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开始转体施工!”8月27日0时07分,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开始转体施工。

图为航拍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施工。 韩冰 摄

图为航拍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施工。 韩冰 摄

据该项目常务副经理孙建军介绍,在这次施工中采用了BIM+物联网的技术。在桥梁上埋设了很多感应元件,如角速度、风速、温度、位移传感器等,将传感器和BIM施工监控系统实时连接,把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如果发现异常,后台会进行预警。在转体施工前进行了一个三维模型的建立,提前在BIM系统做一个预演,确保转体施工一次成功。

据介绍,该项目施工单位按照打造“精品工程、智能工程、绿色工程、人文工程”的建设要求,以此项目为载体从桥梁转体施工准备、转体系统、梁体称重及配重、转体与控制、体系转换等方面反复总结提炼,首次形成了系统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转体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专项标准。

图为跨津保铁路转体桥BIM施工监控系统。 崔涛 摄

图为跨津保铁路转体桥BIM施工监控系统。 崔涛 摄

该项目在连续梁转体施工中坚持以智能化为支撑,突出BIM技术应用,通过BIM+IOT模型,广泛集成现场视频监控、转速监测、应力监测、风速监测、温度检测等数据对转体施工进行碰撞检查、虚拟转体和三维可视化交底,将转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事前预判,确保了施工进度可控、质量安全、一次成优。

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施工采用(48+80+48)m旁位支架大节段现浇+墩底逆时针转体工法,转体重量8900t,转体角度62°32′。转体完成后,中跨合龙段采用“钢壳法”施工,以有效避免施工风险,保证铁路营运线安全。

航拍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缓缓对接。 韩冰 摄

航拍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缓缓对接。 韩冰 摄

京雄城际铁路,新建线路全长92.03公里,设置北京大兴站、大兴机场站、固安东站、霸州北站和雄安站5座车站,全线通车后,将与全国主要城市实现高铁互联互通,北京城区至雄安新区实现30分钟通达。(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分类垃圾桶公共场所遇“尴尬”

2019-08-27 09:17阅读

碑林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观摩团深入我街道参观交流

2019-08-26 12:51阅读

唱的是秦腔 演的是生活 《长安第二碗》主创解析创作幕后故事

2019-08-25 11:03阅读

长安区人大常委会专项视察区检察院干部队伍建设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2019-08-23 12:30阅读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连永调研城中村、城改回迁社区基层党建工作

2019-08-22 09:56阅读

张家堡街道安全检查组对辖区物业公司进行了安全检查

2019-08-20 20:41阅读

碑林区运动员荣获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女子柔道金牌

2019-08-19 17:5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