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天然气入户垃圾分类 三江源百万民众受益“清洁工程”

2019-08-25 15:50  中国新闻网

天然气入户垃圾分类三江源百万民众受益“清洁工程”

西安兵马俑在线8月25日讯 图为长江源村村民更尕南杰用天然气烧水。 李隽 摄

中新网格尔木8月25日电 (李隽)“现在用上了天然气,烧水做饭没有了烟熏火燎,要是还像原来烧牛粪、烧煤,家里哪有这么干净。”24日清晨,家住长江源村的更尕南杰一边烧开水一边告诉记者。

更尕南杰的家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是个生态移民定居点。

地处青海省的三江源区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和遗传基因库之一。但前几年由于垃圾数量的增多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图为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垃圾换文具点”。 张添福 摄

图为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垃圾换文具点”。 张添福 摄

2014年青海省“清洁工程”结合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二期工程的启动,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确定的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州21县和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逐步铺开。

“我们从山上下来,就是为了保护长江源头,到了这里我们每家还是有草原管护员,每个月都要回山上巡护、捡垃圾。”更尕南杰说。

在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民众自觉地将垃圾投放到路边的垃圾桶,县城一片整洁。

2018年,杂多县正式投入使用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处理设备,集中起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后,由热解消纳系统内处理,产生的废气经过烟气净化系统净化达标后排放,最终对热解后剩余灰渣进行填埋处理,通过该设备热解后垃圾减容率可达到95%左右。

在该县夏果滩社区、吉乃滩社区,“垃圾不落地、出户即分类”是当地民众的习惯,他们率先实施垃圾减量及资源化利用,收效良好,并已在其他社区全面推行。

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垃圾换文具点”曾是学生们最乐意去的地方,在这里10个塑料瓶可换一根中性笔,两斤废纸可兑换一支钢笔……

从2015年开始,杂多县率先在青海省内将环保教育纳入课堂,如今这些教育正在逐渐显现效果,圾越来越少,学生们也养成主动捡拾垃圾的习惯,“垃圾兑换点”已“举步维艰”。

通过5年来对村庄、牧场、庭院、水源等实施“清洁工程”,三江源区的106万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现在的生态环境变好了,山绿了、水清了,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也多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更尕南杰说。(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枢纽经济:从发展“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

2019-08-25 09:05阅读

莲湖区工信交通局参加全市工业促投资稳增长工作推进会

2019-08-23 20:46阅读

碑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宏联督导检查碑林区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

2019-08-23 09:51阅读

华能陕西渭南热电联产2台机组工程年底投运

2019-08-21 21:10阅读

灞桥区教育局传达扫黑除恶会议精神 安排部署近期扫黑除恶工作

2019-08-20 18:35阅读

垃圾分类人人做 做好分类为人人 电子城街道办事处联合浙商银行西安分行举行致敬城市守护者大型公益宣传活动

2019-08-19 11:56阅读

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互看互比互学”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环西街办召开

2019-08-16 23: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