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内蒙古“一湖两海”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

2019-03-10 11:16  新华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3月10日讯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0日电(记者刘懿德、李云平)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目前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生态呈改善态势,湿地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

暖阳融化着洁白的冰面,丛丛芦苇在风中舞动,不时有几只水禽在部分已经解冻的湖区觅食……早春时节,冰封的内蒙古“一湖两海”开始苏醒,一批批北归的候鸟为这些湖泊增添了勃勃生机。

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经过开展综合治理、控制人为干扰因素以及持续生态补水,2012年至今,水域面积增加近300平方公里,生态不断改善。

2018年监测显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留居鸟类达61种、2.8万余只,较2013年增加了2.5倍。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显著提升,其中,监测到的鸿雁从557只上升到5629只,白琵鹭从95只上升到1359只。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邹伟东说,鸟类对环境十分敏感,其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体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经综合治理,流域内城市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率近100%,湖泊整体水质已由2014年的劣五类提高到五类。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负责人刘文强说,监测显示,在此迁徙、繁殖的鸟类已从232种增加到去年的265种,总数量突破600万只。“此外,狐狸、獾子、刺猬等陆地野生动物也在增加,自然生态越来越好。”

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近年来,湖区相继实施退耕还湿,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岱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田建军说,目前流域滩涂湿地草木茂盛,形成了55平方公里湿地、45平方公里草原,涵养了水源,净化了水质。鸟类由原来的68种增加到91种,迁徙候鸟栖息时间延长,野兔、野鸡明显增多,生态持续改善。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第二届大西安农民节在长安区隆重开幕

2019-03-09 19:31阅读

区长王浩组织召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会

2019-03-08 14:20阅读

指导企业党建 夯实党内生活

2019-03-07 19:12阅读

“春风行动”送岗位,就业帮扶暖人心——桃园路街道举办2019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

2019-03-06 10:46阅读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建议:陕西自贸区建设能否按下“加速键”

2019-03-05 08:41阅读

奔赴一场春天的盛会——陕西代表团赴京参会侧记

2019-03-03 11:10阅读

西安市财政局检查指导临潼区财政局预算执行工作

2019-03-01 19: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