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新春走基层)广西“铁三代”眼里的铁路变迁

2019-02-09 17:51  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广西“铁三代”眼里的铁路变迁

西安兵马俑在线2月9日讯 图为郭丽华与爸爸、爷爷,郭家三代均为铁路人。 林馨 摄

(新春走基层)广西“铁三代”眼里的铁路变迁

中新网柳州2月9日电 题:广西“铁三代”眼里的铁路变迁

作者 林馨

2月9日,大年初五,“95后”郭丽华坚守在广西柳州市火车站售票厅,为旅客买票、退票、解答问询。郭丽华是家里的“第三代”铁路人,对她们家而言,春节团聚少一个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今年24岁的郭丽华是柳州火车站一名售票员,父亲郭开发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柳州车辆段修车员,爷爷郭祯年也曾是一名火车检修员。一家三代与铁路结缘,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和变化。

1956年,郭祯年进入柳州铁路局工作。“当时的绿皮火车又脏又乱。”在他的印象里,绿皮车厢里满是灰尘,烟味弥漫,没有空调。郭祯年负责修车时曾随车出行,从柳州出发到广州,来回一趟要三四天。“进入高铁时代后,坐动车三个小时就能到广州。”

1989年,郭开发“子承父业”进入铁路系统,成为一名火车检修员。春运期间,他每天检修上百辆货车。30年来,最让郭开发感触的是,铁路工作环境不断变化,工资待遇不断提高。郭开发仍记得:“以前多数是利用煤为动力的蒸汽火车,修完车后头发、衣服都是一身煤。”

随着火车不断升级换代,郭开发的工作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以前最热时,火车内最高温度可达40℃,刚一进车检修变出一身汗。现在工作休息室安装有空调,修完车可以稍作休息。”

在郭开发小时候,父亲依靠每月30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人。那时,日子过得紧巴巴,只有逢年过节才有鱼肉吃。现在,郭开发每月能领到工资四五千元,生活好过多了。

2011年,郭开发让女儿郭丽华放弃投档三本大学,进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就读。郭开发说:“读大学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职校毕业后不用愁工作,直接进入铁路系统。”

2012年,郭丽华到柳州火车站实习,经历了她的首个春运。“当时互联网售票还未普及,春运时售票厅的队伍排到火车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18个售票窗口全开都忙不过来。”郭丽华说。

随着互联网售票的普及,以及二代居民身份证可直接检票进出站功能开通,今年柳州火车站售票窗口减少至12个。“以往昼夜排队一票难求的场面已不见,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买票。”郭丽华说,铁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让更多民众享受更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县长陈旭辉大年初一到沙河水街和县城区域调研检查春节期间工作开展情况

2019-02-08 19:11阅读

碑林区区长卢光文召集召开区政府班子研讨交流会议

2019-02-05 20:51阅读

强化作风建设 聚力“一网通办”

2019-02-03 20:21阅读

快收好这份防骗攻略 节前这些骗局需警惕

2019-02-02 12:11阅读

蓝田县长任涛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

2019-01-31 18:19阅读

县发改委召开投资在线审批平台应用工作推进会

2019-01-29 22:07阅读

市纪委督导检查莲湖区城中村“种房子”清零工作

2019-01-28 16:4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