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北京发布新一轮PM2.5来源解析: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近半

2018-05-14 15:34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5月14日讯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尹力)北京于14日发布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北京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2/3,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最大,高达45%;主要来源中区域传输占1/3,但重污染日区域传输贡献超过50%。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7年组织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北京大学等相关单位,将科研项目与日常监测工作相结合,开展并完成了“北京市2017年大气PM2.5精细化来源解析”研究工作,得出新一轮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介绍,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表明,北京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2/3。现阶段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别占45%、16%、12%、12%和3%,农业及自然源等其他约占12%。

5月4日,北京城区遭沙尘笼罩。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当日10时发布数据显示,北京局部地区PM10浓度(微克/立方米)达2001,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598。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资料图:北京城区遭沙尘笼罩。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中,区域传输贡献约20微克/立方米。随着污染级别增大,区域传输贡献呈明显上升趋势,重污染日区域传输可占到55%-75%。

刘保献表示,与上一轮源解析结果相比,新一轮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北京本地排放来源贡献发生较大变化。各主要源对PM2.5的绝对浓度贡献全面明显下降,燃煤源下降幅度最为显著;本地排放中移动源独大,占比高达45%,是上一轮解析结果的1.4倍;区域传输贡献有所增加,重污染日区域传输贡献率相比上一轮源解析结果明显上升。

多位环保专家建议,北京应根据本次源解析污染特征,强化对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扬尘和生活面源的治理;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传输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污染期间应急联动;持续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

北京上一轮PM2.5源解析于2014年发布,结果显示,北京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72%。(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5000枝康乃馨情暖回家路 免费索取将道德考验进行到底

2018-05-14 12:32阅读

“车让人”蔚然成风 “人守规”还需加强

2018-05-13 11:04阅读

深圳文博会“长安画派”画展成教学培训“课堂”

2018-05-12 09:07阅读

陕西省“微信办照”已累计登记4.81 万户多:让群众少跑腿

2018-05-10 23:49阅读

男子在陕西非法猎捕三只小麂和一只猪獾 被判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18-05-09 19:02阅读

未央结对子 送温暖 ——西安市西航一中扶贫工作纪实(二)

2018-05-08 15:51阅读

灞桥区召开2018年科技特派员工作会

2018-05-07 10: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