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上海为垃圾分类下达“军令状” 2020年底实现目标

2018-03-21 22:02  中国新闻网

上海为垃圾分类下达“军令状”2020年底实现目标

西安兵马俑在线3月21日讯 上海首批试点垃圾分类小区环境整洁。 宋博伦 摄

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记者李佳佳 实习生宋博伦)家住上海上航新村的王阿婆今年已经76岁了,丢垃圾这件事,对她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从去年10月起,这件看似平常的事似乎变的不一样了起来。

王阿婆告诉记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来丢垃圾什么时候都可以,现在垃圾箱不再“24小时开放”,还按照颜色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丢垃圾也要从头学起,现在家里至少有2个垃圾桶。

据悉,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引导工作启动至今已经七年多了,但是成效并不显著。上海市政府近日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分类垃圾箱。 宋博伦 摄

分类垃圾箱。 宋博伦 摄

此次《方案》的发布,意味着上海已对垃圾分类下了“军令状”。明确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逐步彻底解决“混装混运”等问题,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时间截止于2020年底,要实现这一目标,只剩两年多。

21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首批试点垃圾分类的上航新村等小区。示范小区内的环境较为清爽整洁。小区垃圾箱房排列整齐,红色有害垃圾、蓝色可回收物、灰色湿垃圾和黑色干垃圾分类清晰。垃圾箱房还贴着开放时间的提示牌,分为上午和傍晚各一次。市民将按垃圾类别“定时定点”丢放。

为达成《方案》目标。上海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居住小区的居民开通了绿色账户,每次丢完垃圾可以等到等额积分,积分还可以自由兑换,从而激励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上海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要对垃圾强制性分类、减量、再循环、再处理的阶段。“硬约束”的政策在环境面临很多制约的情况下必须得到实施。未来垃圾处理和回收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居民的垃圾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量。

据悉,到2020年底,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3.28万吨/日以上。

湿垃圾方面,上海将力争到2020年本市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7000吨/日。干垃圾方面,上海将新增焚烧能力1.23万吨/日。可回收物方面,到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争取达到35%。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临潼区气象局认真安排部署“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

2018-03-21 17:20阅读

春分来了!今起全省天气逐渐转晴 各地气温将大幅回升

2018-03-21 08:18阅读

周至县长陈旭辉带队到威海市汇利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考察学习

2018-03-20 10:21阅读

高陵大西安农民节明日精彩启幕,8项主题文化活动等你来

2018-03-18 10:13阅读

高陵大西安农民节丨 老屈庄果蔬专业合作社提醒您,距离农民节还有3天

2018-03-16 10:14阅读

春运大幕落下 陕西铁路发送旅客1363.8万人次

2018-03-14 22:12阅读

临潼区水务局与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业务洽谈

2018-03-13 1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