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基层民警“老海”的“警民情”

2018-02-17 10:22  中国新闻网

西安兵马俑在线2月17日讯 (新春见闻)基层民警“老海”的“警民情”

中新社张家口2月17日电 题:基层民警“老海”的“警民情”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农历狗年春节迎新之际,“老海”仍在派出所工作。从数年前担任所长至今,他已经习惯这种过年方式。

当地民众嘴里称呼亲切的“老海”、“海叔”,是河北省蔚县公安局南杨庄派出所所长李海明。从警23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市级“优秀民警”3次,先后被河北省委、省政府,中国公安部授予“先进个人”、“情满万家·派出所好民警”荣誉称号。

  安装“乡村天眼” 高科技守护平安

“您已进入村级监控区域,切莫以身试法。”从公路转弯进入南杨庄乡路上,“电子监控区域”标志随处可见。当地13个行政村,现有监控探头618个。

2013年辖区一起现场破坏严重的盗窃案,通过某地监控用119小时破案,这让李海明打起安装监控的念头。

为弥补“留守村”治安防范薄弱环节,他靠“一张嘴、两条腿”,抱着有破案视频的笔记本电脑入户宣传,并带头捐款。最终用“谁受益、谁出资”方式筹集万余元人民币,搞起科技防范。

此后两年,他又多方筹集资金,和当地村民一起,让所有行政村装了监控。视频、警车、步行巡逻有效结合后,“两抢一盗”案件“案发率直线下降、破案率猛增”。

  创立“三微警务” 拉近警民距离

李海明先后创建QQ警务室、微信警务室群和公众微信号,为辖区民众在线“一对一”解疑释惑。

李海明告诉记者:“以前群众办件事可能会跑来N次,现在发张图按要求备材料,基本一次性办结”。他定期在群里发布身份证领取名单,也广受赞誉。“有名字就来取,没有就不用来”,许多人在外工作,“不用来回跑”。

派出所和乡镇府、信用社三个单位一起办公,有人在群里问准生证办理情况,他会先去乡镇府了解后再解答。“自己多走几步,群众可能会少走几里路”。

从最初拉人入群,到群成员主动拉人,近年警务室群不断增加扩大,很多辖区外的人也主动加入。

  “亲民”背后 深知农民之苦

对于“老海”等称呼,李海明笑言,这是把他当家里人。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供他上学四处借钱。毕业前要实习时,李海明主动去北京务工帮家里还债。那也是他第一次没回家过年。他还记得妹妹说父亲当时是“一边吃饭,一边哭”。

“我本身是农民子弟,知道农民的苦”,外出上学又回乡工作,“你是跟老百姓耀武扬威,还是给老百姓办事呀?”他反问道。

一次,一位老人把毕生存款取出准备供孙女上大学却被盗,“老太太哭得都没有声音了”。他掏出200元钱给老人却遭拒绝。直到说出父亲名字后,对方相识才勉强收下。

“那种痛是抓心的,必须要把案子破了”。再次谈及,李海明眼睛湿润:“你回到家乡给父老乡亲保不了平安,还算啥警察?”

周末,他常和同事利用休息时间开展爱心活动,“再次拉近与辖区民众的距离”,同时也“让自己心里有一种触动”:知道老百姓的苦在哪儿,才会从内心知道该去怎样工作。

李海明坦言,忙是因为很多事情并不属于本职工作,找他是一种信任。2017年他通过网络发起寻人启事38起,其中辖区不足5起。2018年,他已帮助困难群众发起社会救助4次。

记者离开派出所时,李海明和同事依然在工作。墙上“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的标语,灯光下清晰可见。(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省家政扶贫列入联合国项目支持

2018-02-16 11:19阅读

“量子保密通信”助力陕西电子政务网

2018-02-14 23:41阅读

碑林区东关南街街道举办“强基础 优服务 推动社区工作全面迈上新台阶”擂台赛

2018-02-13 19:05阅读

西安市莲湖区(2.03-2.09)生活必需品监测分析

2018-02-12 16:52阅读

新城长乐西路街道召开重点工作部署会

2018-02-11 11:42阅读

碑林张家村街道交通社区开展“2018西安年 · 最中国”系列文化活动

2018-02-09 12:03阅读

西安市不燃放烟花爆竹主题宣传活动在长安启动

2018-02-08 10: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