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郑州古稀老人痴迷修鞋30余载:直到修不动那一天

2017-09-23 11:50  中国新闻网

郑州古稀老人痴迷修鞋30余载:直到修不动那一天(图)

西安兵马俑在线9月23日讯 图为顾客在时美龙的店里,一边等待修鞋,一边和老人聊天。 阚力 摄

中新网郑州9月23日电(阚力)修鞋匠,这门传统的技艺在当下有着“匠人”精神,而被惯于“匠人”者,大都有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痴迷的钻研精神。在河南郑州,有一名年过七旬的修鞋匠时美龙,他的一句话说出了他对修鞋这项技艺的坚持不懈:“要修到修不动的那一天。”

对待每一双“病鞋”,时美龙总是一丝不苟。 阚力 摄

对待每一双“病鞋”,时美龙总是一丝不苟。 阚力 摄

时美龙老人的老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30多年前接触修鞋,自学成才。后来,靠着精湛的修鞋手艺在郑州安家落户。30多年来,他的修鞋工作从未间断过,每年仅在春节期间休息两天。

近日,记者专程走访了这位在当地颇受欢迎又令人尊敬的“鞋匠”。在时美龙的小店铺里,杂乱地摆满了修鞋所用的各种物品。老旧的工具箱,一架用得油光发亮的老式补鞋机,老人就是靠着这些,练就了一手精湛的修鞋技艺。

“一开始在老家修鞋可没这机器呢,都是靠手工,后来在驻马店买了机器,就在我们镇上找了一块地方固定了摊位。一开始谁会啊?连机器都不会用,我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摆弄机器上,后来就越学越精通了。”

由于年过七旬,这只台灯就成为时美龙的另一双“眼睛”。 阚力 摄

由于年过七旬,这只台灯就成为时美龙的另一双“眼睛”。 阚力 摄

时美龙说,他对这项工作非常热爱,虽然现在已是70岁古稀之年,但依然痴迷修鞋,甚至有时候晚上做梦都在修鞋,30多年了,他几乎未间断过工作,每年只休息大年初一和初二两天。

“就是以前在老家麦收季节也没停过一天,老伴带着家人收麦,我就去下乡给人家修鞋,那时候修一天鞋能挣五块钱,修了鞋买回几斤黄瓜带回家,觉得就是最幸福的时光。”说起以前的经历,时美龙觉得十分满足。

由于年过七旬,这只台灯就成为时美龙的另一双“眼睛”。 阚力 摄

由于年过七旬,这只台灯就成为时美龙的另一双“眼睛”。 阚力 摄

几年前,时美龙在外打工的儿子时参礼回到郑州,也跟着他学修鞋。起初,父子俩只是在路边摆摊,后来攒够了钱,才租到了目前的店面,还开展了换拉链、修雨伞、配钥匙等一系列业务。由于店里口碑比较好,来修鞋的顾客很多都是回头客。

顾客王先生告诉记者,时老先生的店铺现在搬得距离他家很远了,但他还经常到这修,依赖的就是时美龙的口碑。“别的地方我不去修,为的是老兄啊,他干活,一是技术好,二是要钱的时候凭良心,不胡要,我到他这里修鞋也好,修伞也好,我从来不问价钱,他价钱很公道。”

时美龙精神矍铄,虽然曾经开过刀做过手术,但身体依然硬朗,已经70岁的时美龙并没有“退休”的想法,他告诉记者,打算一直修到修不动的那一天。对此,老伴宋振芳表示很无奈,只能支持他。

“他干这个(修鞋)简直上瘾,他有病住院的时候,上午出院,下午他就坐这来修鞋,你不叫他修他也闲不住,既然能干咱就得去干,真是干不成了,那就算了。”宋振芳说,尽管他心疼老伴,但也支持他,老年人有事做也是一件好事。(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市上对周至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情况进行检查

2017-09-22 21:11阅读

周至楼观新区管理委员会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全县领导干部大会精神

2017-09-22 10:25阅读

未央区妇联、区文明办、区民政局联合汉城街道举办“共创文明城市 共建幸福家园”创文知识竞赛活动

2017-09-21 08:59阅读

长安:杨建强与基层扶贫干部座谈倾听大家建议意见

2017-09-19 10:18阅读

涨价和翘尾因素推高8月陕西CPI

2017-09-17 10:04阅读

今年前8个月 陕西13个市(区)咸阳空气质量最差

2017-09-14 22:06阅读

市局食品药监局检查指导长安区医疗器械监管工作

2017-09-13 17:5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