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粉彩地砖为何是意外收获?揭秘圆明园考古(2)

2017-07-10 09:20  华西都市报

两种地砖揭示了哪些秘密?

清朝皇帝在圆明园或用上地暖

在同一大殿内出现两种地砖,专家推测是出于实际功用的不同,瓷砖是为了便于取暖之用。

粉彩地砖精美的花纹、优良的质地也震惊了张利芳,“好高级啊!原来皇帝铺这种。”与金银财宝相比,考古队员更看重出土文物的史学价值,“挖出金银财宝反倒没有这么兴奋。”

地砖背后,有一个疑问——清朝的皇帝们在圆明园里怎样取暖?

清崛起于关外,身为北方游牧民族,常年在苦寒之地,对防寒取暖十分有经验。他们会将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廊檐底下。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尽头设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并且,火道直通殿内榻下,形成暖炕与暖阁。

但偌大的宫殿,仅有火墙是不够的。在室内地面下砌筑火道,将烧火的炕口同样设于殿外。这样一来,在室外的炕口燃烧木炭,热气就会顺着火道传到室内地面,与如今北方一些地区还在烧的“炕”同理。

这种取暖方式散热面积大,热量分布均匀,没有烟灰困扰。道光帝还曾专门写诗详述地炕结构:

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张利芳等考古工作者认为,如园出土的粉彩瓷砖,就是用来取暖的构件之一。中间空心,周围钻有蜂窝状小孔。出土时在里面还发现了沙子,是为起保温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当时是有地暖的。”张中华也表示。

考古中的“蛛丝马迹”

让她在脑海中搭起一座圆明园

清朝对彩瓷史的贡献非常大,瓷砖上的粉彩至今还保持着艳丽的色彩。张中华笑着说,“发现这是地砖时非常震惊,没想到当时皇家奢侈到连地砖都用这么精美的粉彩。因为粉彩是釉上彩,极易磨损,所以有人猜想皇帝是不是脱了鞋再踩上去?”

正是凭着这些“蛛丝马迹”,张利芳在脑海中重新搭建了一座圆明园。“和中彩票一样心情。”

张利芳告诉记者,考古工作者会预先查阅大量文献材料,“每天都有新发现,不发掘不知道地下到底有什么?”张利芳每天都被兴奋和忐忑包裹,“每一个手铲下面都不知道是什么,有时很忐忑。期望的东西万一找不到怎么办,但哪怕露出一丝一点痕迹,都会很兴奋。”

如今,圆明园整个园区有100多处景点、240多万平方米陆地面积,但目前的发掘工作只完成了5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工作还将继续进行,目前圆明园考古工作中期已规划到了2020年。对于考古队何时会离开这座皇家园林,张利芳也没有答案,“大家开玩笑说可能会待到退休。”(记者许雯)

全站热点
长安区地税局召开数据管税专题培训会推进数据管税创建工作

2017-07-09 23:30阅读

长安太乙宫街道办事处七五普法到万家

2017-07-09 10:30阅读

陕西出台新政:要求用人单位设女职工休息哺乳室

2017-07-08 09:42阅读

长安区纪委专题培训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

2017-07-07 12:31阅读

陕西严打违法销售假冒伪劣电器行为 加强网销监管

2017-07-07 09:47阅读

未央徐家湾街道开展”包抓监管“及“红黄绿牌”挂牌制度落实情况专项工作检查督查

2017-07-06 11:40阅读

周至县对2017年上至半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017-07-05 18: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