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便民桥建好2小时就垮塌 “各负其责”成无人负责

2017-07-06 09:20  中国纪检监察报

西安兵马俑在线7月6日讯 “各负其责” 咋成无人负责?

最近,陕西省丹凤县资峪沟村的一座便民桥,建好2小时就垮塌了。此事,有人视为意外,有人认为偶然,甚至有人猜测是“豆腐渣工程”。真相如何有待调查结果,但民生工程背后的问题值得反思。

相较于普通的路桥,这座“建好即塌”的便民桥有两个特殊之处:其一,这是由当地慈善协会帮忙申报的项目;其二,财政部门验收合格后再拨付资金。这意味着,一段路桥涉及村委会、慈善协会、民政部门、财政部门、施工单位等多个主体,申报项目、建设施工、验收拨款等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最终因为监管缺位而质量失守。

为何多部门参与负责的民生项目不过关?为何多部门合作留有“监管空白”?为何都应负责的项目沦为“无人监管”?不管是大工程还是小项目,无论是公共设施建设还是便民服务工程,只要涉及跨部门协作,常会遇到此类困境。各自应做多少工作、应负多少责任、应履行哪些职责,乱成一团。实际上,只有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为“环环相扣,携手合作”,才能让各部门既各尽其责,又弥合空白。

越是参与的主体多元,越应明确任务和职责;越是容易出现“几不管”现象,越要尽早建章立制。像资峪沟村的便民桥项目,慈善协会协助申报,政府部门“放手不管”,施工队只管修建,而村民的监督意见没人听,财政部门则只看验收结果。如此,政府部门认为修桥是慈善协会的事,慈善协会把监管交给了村子,村民却没有话语权,财政部门只是事后参与,一个便民项目最终成了无监管、无质量、无保障的“三无”工程。

试想,倘若修桥前,有关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负责建设;多部门组成监管小组,或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责;财政部门全程监管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诸如此类,只要有相应的机制协调,都会避免桥的垮塌,也不会让民生资金额外负累甚至白白消耗。

由此,更应深思“协同”的意义。如果说在岗履职是底线要求,那么职责范围内追求卓越是中线要求,多部门联合时做到协同有序、协作有效则是高线要求。之所以会出现“监管空白”“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等现象,并非是各个部门不作为,而是在合作时“做不好”“理不清”。其实,部门协作,既是职能共同体,又是监管共同体,还是责任共同体,从有作为、防风险到有担当,一个都不能少。唯有如此,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组织,不管是单部门担纲还是多部门协作,只有让责任与义务不缺位、不错位,才能让有意义的事更有价值。(李壹观)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m.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3个月 新增注册资本已过千亿

2017-07-06 10:15阅读

未央草滩街道多措施做好辖区消防安全工作

2017-07-05 17:40阅读

未央宫街道小白杨社区党支部召开庆祝建党九十六周年暨全体党员学习大会

2017-07-05 11:45阅读

莲湖区物价局党支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发扬革命传统”主题党日活动

2017-07-04 18:52阅读

未央团委凝聚青企力量助力产业扶贫

2017-07-04 11:40阅读

84岁离休党员缴3万元特殊党费谢党恩

2017-07-03 20:00阅读

周至县教育局举行庆祝建党96周年表彰大会

2017-07-03 12:07阅读